顶点小说网 www.ddshucheng.com,五代群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寇准读了侍妾的诗很是感动,从此以后一直保持勤俭朴素的美德。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
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私访。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异常的恭谦。
寇准感到奇怪,故意发问:“老先生,鄙人乃一介书生,请你随便些吧。”老头子笑着说:“相公莫非隐瞒自己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寇准一听更加疑惑,“我和你老素不相识,怎么说我是朝廷命官呢?”老头子说:“相公,刚才你通过狭巷时侧身左顾右盼,生怕有东西碰着你的帽子。你要不是常戴长翅帽,哪会有这样的习惯动作?”
长翅帽的发明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坐上龙椅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章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赵匡胤心里有点恼火,但不露声色。
退朝后,他想出个办法,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谈就困难了。
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影响朝堂严肃性了。
熘须拍马这个成语说的是丁谓。话说在一次宴会上,寇准的胡须沾了些菜汤,丁谓马上起身为寇准擦须。寇准不但不领情,反而十分恼火,当场训斥丁谓有失大臣之体。
有一次皇帝问大臣道:“唐朝的酒价是多少?”丁谓脱口答道:“每斗三百。”皇帝问他怎么知晓的,答道:“有杜甫诗为证,‘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又一天,宋真宗与贵妃一起赏花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心里很不高兴。丁谓笑盈盈地跑上去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宋真宗见他如此聪明,顿时十分开心。
丁谓对寇准恨之入骨。一次退朝后,他对真宗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吗?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光时,就尽其所有押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准的‘孤注’罢了!”
真宗一听很不高兴,怎么能拿朕做赌注呢,万一输了咋办?于是罢了寇准的相,还把他发配到鸟不拉屎的道州。然后,丁谓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坐到寇准的椅子上。
寇准离开京城那天,大臣们由于害怕丁谓,都不敢去送行,只有王曙以“朋友之义”为寇准饯行。
由于丁谓等人挑拨,寇准又被贬到雷州。
这时丁谓给寇准挖了一个坑。
却说小黄门拿着再贬寇准的诏书,临行前丁谓递给他一把装在锦囊里的剑,要他抱在怀里随身携带。小黄门何等聪明,手里捧着剑山一程水一程地赶到道州。恰逢午饭时间,寇准正在和同事们吃饭。门卫见小黄门手里拿着剑,以为是来诛杀寇准的,忍不住心如刀割。门卫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潜规则小黄门凡是仗剑来见罪臣,怀里必定还有一张诛杀罪臣的圣旨。而那些罪臣为了保留最后一丝可怜的尊严。多半会在小黄门宣读圣旨前自杀。丁谓的毒计就是想让寇准自杀。但
寇准算定皇上不会杀他。寇准吃完饭整顿好仪容,来到院子里跪接圣旨,小黄门磨磨蹭蹭来到寇准面前宣读诏书,原来只是把寇准降级发配到雷州。在场的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因为小黄门并没有带来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诛杀令。
晚上吃饭时,门卫对小黄门格外殷勤,酒过三巡后两个人已经亲如兄弟,门卫说想看看他怀里那把装在锦囊里的剑,小黄门满足了他的好奇心。门卫打开一看,不过是一把普通的剑,没有皇家标识。门卫问他带剑干吗?把人都吓死了!小黄门说他从京城到道州路途遥远,丁大人送他一把剑防身。其实丁谓就是想吓死寇准的。
寇准作别道州的同事朋友,来到雷州当了一名户籍警。雷州户很少,户籍更少,甚至都不需要治理,天高皇帝远,地广人烟稀,除了台风这里没有什么不安定因素。寇准甚至连个办公室都没有。渔民们自发给老寇圈了一个院子,盖了几间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佛说恶有恶报。丁谓来了,因为和刘太后作对,擅自更改先帝陵寝选址,导致透水事故,丁谓被刘太后发配到比寇准更远的崖州。
丁谓路经雷州,寇准派人送上一头蒸熟的全羊在州境上迎接他。丁谓想和寇准见面,寇准不肯。听说家僮想要报仇,寇准赶紧关紧家门,等丁谓走远了才重新打开。这正是:
万事由天莫强求,
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
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自回头看后头。
天圣元年(1023年),寇准在雷州任所忧病交加,卧倒在床。此时,他以《病中诗》为题,赋诗一首:
“多病将经年,
逢迎故不能。
书惟看药录,
客只待医僧。
壮志销如雪,
幽怀冷似冰。
郡斋风雨后,
无睡对青灯。”
一年之后,寇准身体不适,自感大限已到,他让家人拿出行李箱,把那个镶嵌着宝石的腰带戴着身上,腰带是当年西凉国进贡给宋太宗,宋太宗留下一条自用,还有一条就赐给寇准。
寇准年轻时曾写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没想到这首诗中的句子“一语成谶”。雷州至海岸只有十里远,而家乡确实离他山万重,路万里。
公元1023年,寇准客死他乡,他的夫人请求朝廷让寇准叶落归根。家山北望,灵柩自海南途径每一个乡村和城市,当地人都自发设路祭悼念刚正不阿的寇大人。路祭时当地人随手折下挂旗幡的箭竹落在道路两边,在来年长成郁郁葱葱的新竹,老百姓把这些新竹命名为“相公竹”。
/> 寇准读了侍妾的诗很是感动,从此以后一直保持勤俭朴素的美德。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
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私访。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异常的恭谦。
寇准感到奇怪,故意发问:“老先生,鄙人乃一介书生,请你随便些吧。”老头子笑着说:“相公莫非隐瞒自己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寇准一听更加疑惑,“我和你老素不相识,怎么说我是朝廷命官呢?”老头子说:“相公,刚才你通过狭巷时侧身左顾右盼,生怕有东西碰着你的帽子。你要不是常戴长翅帽,哪会有这样的习惯动作?”
长翅帽的发明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坐上龙椅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章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赵匡胤心里有点恼火,但不露声色。
退朝后,他想出个办法,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谈就困难了。
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影响朝堂严肃性了。
熘须拍马这个成语说的是丁谓。话说在一次宴会上,寇准的胡须沾了些菜汤,丁谓马上起身为寇准擦须。寇准不但不领情,反而十分恼火,当场训斥丁谓有失大臣之体。
有一次皇帝问大臣道:“唐朝的酒价是多少?”丁谓脱口答道:“每斗三百。”皇帝问他怎么知晓的,答道:“有杜甫诗为证,‘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又一天,宋真宗与贵妃一起赏花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心里很不高兴。丁谓笑盈盈地跑上去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宋真宗见他如此聪明,顿时十分开心。
丁谓对寇准恨之入骨。一次退朝后,他对真宗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吗?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光时,就尽其所有押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准的‘孤注’罢了!”
真宗一听很不高兴,怎么能拿朕做赌注呢,万一输了咋办?于是罢了寇准的相,还把他发配到鸟不拉屎的道州。然后,丁谓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坐到寇准的椅子上。
寇准离开京城那天,大臣们由于害怕丁谓,都不敢去送行,只有王曙以“朋友之义”为寇准饯行。
由于丁谓等人挑拨,寇准又被贬到雷州。
这时丁谓给寇准挖了一个坑。
却说小黄门拿着再贬寇准的诏书,临行前丁谓递给他一把装在锦囊里的剑,要他抱在怀里随身携带。小黄门何等聪明,手里捧着剑山一程水一程地赶到道州。恰逢午饭时间,寇准正在和同事们吃饭。门卫见小黄门手里拿着剑,以为是来诛杀寇准的,忍不住心如刀割。门卫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潜规则小黄门凡是仗剑来见罪臣,怀里必定还有一张诛杀罪臣的圣旨。而那些罪臣为了保留最后一丝可怜的尊严。多半会在小黄门宣读圣旨前自杀。丁谓的毒计就是想让寇准自杀。但
寇准算定皇上不会杀他。寇准吃完饭整顿好仪容,来到院子里跪接圣旨,小黄门磨磨蹭蹭来到寇准面前宣读诏书,原来只是把寇准降级发配到雷州。在场的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因为小黄门并没有带来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诛杀令。
晚上吃饭时,门卫对小黄门格外殷勤,酒过三巡后两个人已经亲如兄弟,门卫说想看看他怀里那把装在锦囊里的剑,小黄门满足了他的好奇心。门卫打开一看,不过是一把普通的剑,没有皇家标识。门卫问他带剑干吗?把人都吓死了!小黄门说他从京城到道州路途遥远,丁大人送他一把剑防身。其实丁谓就是想吓死寇准的。
寇准作别道州的同事朋友,来到雷州当了一名户籍警。雷州户很少,户籍更少,甚至都不需要治理,天高皇帝远,地广人烟稀,除了台风这里没有什么不安定因素。寇准甚至连个办公室都没有。渔民们自发给老寇圈了一个院子,盖了几间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佛说恶有恶报。丁谓来了,因为和刘太后作对,擅自更改先帝陵寝选址,导致透水事故,丁谓被刘太后发配到比寇准更远的崖州。
丁谓路经雷州,寇准派人送上一头蒸熟的全羊在州境上迎接他。丁谓想和寇准见面,寇准不肯。听说家僮想要报仇,寇准赶紧关紧家门,等丁谓走远了才重新打开。这正是:
万事由天莫强求,
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
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自回头看后头。
天圣元年(1023年),寇准在雷州任所忧病交加,卧倒在床。此时,他以《病中诗》为题,赋诗一首:
“多病将经年,
逢迎故不能。
书惟看药录,
客只待医僧。
壮志销如雪,
幽怀冷似冰。
郡斋风雨后,
无睡对青灯。”
一年之后,寇准身体不适,自感大限已到,他让家人拿出行李箱,把那个镶嵌着宝石的腰带戴着身上,腰带是当年西凉国进贡给宋太宗,宋太宗留下一条自用,还有一条就赐给寇准。
寇准年轻时曾写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没想到这首诗中的句子“一语成谶”。雷州至海岸只有十里远,而家乡确实离他山万重,路万里。
公元1023年,寇准客死他乡,他的夫人请求朝廷让寇准叶落归根。家山北望,灵柩自海南途径每一个乡村和城市,当地人都自发设路祭悼念刚正不阿的寇大人。路祭时当地人随手折下挂旗幡的箭竹落在道路两边,在来年长成郁郁葱葱的新竹,老百姓把这些新竹命名为“相公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