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ddshucheng.com,乱世第一名相谢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件事:讲儒家经典
司马曜还没亲政的时候,他就提议司马曜学习儒家经典,为将来治理国家做准备。关于这个,《世说》里有一个小故事:皇上要讲习《孝经》,谢安就召集当时一些官员在自己家里先温习,到皇上那儿不能说错了啊。这时车武子就对袁羊说,“我有什么问题就使劲地问谢安他们,不问呢,怕有好的东西没听到,问呢,又怕他们嫌我麻烦。”这时袁羊说了句很绝妙的话:“你什么时候看到明镜怕被人频繁地照,清澈的流水怕被和风吹拂呢?”
“被人当镜子照”,也真是够累,不过倒可以再次看到,当时人们对谢安,到底有多么推崇。
第二件事:推荐儒学名士
既然学了儒家经典,身边也得常有好老师,于是,谢安就给司马曜推荐了徐邈和范宁,这个事儿我们上面说了,这两位,特别是徐邈,一直都很得司马曜的看重。
第三件事:重修建康宫
这件事,就是一直争议最大的了。谢安刚一执政,就想给皇上重修宫殿。然后好多人都不同意,特别那时候王彪之还在世,一听谢安要修宫殿,立刻就急了。就说,宫室破旧,稍微修缮一下儿就行了,现在强寇在外,怎么能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呢!王彪之是元老啊,谢安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算了。但是等王彪之一去世,转了年,谢安就请司马曜先住到会稽王府去,开始重修建康宫。不过,工程进行得很顺利,安排得也合理,到了七月,就完工了,老百姓也没有任何抱怨。
关于这件事儿,争论很多。常见的说法是,因为谢安这个人一向喜欢奢华,重修宫殿也是他这种性格的反应。但要这么说,就有一件事儿说不通,这历来要重修宫殿的,可都是这个皇上自己,没听说哪个大权在握的执政大臣,死活非要给小皇上修宫室的,那宫室修得再好,也不是谢安来住啊。所以,这么说也并不确切。谢安肯定是有他的意思。这里,我们倒不妨参照一下儿《明成皇后》。那里面,大院君不是就死活要给皇帝修景福宫吗,而且不惜劳民伤财,但为什么呢?大院君有段儿独白,很感人,还对比了我们紫禁城。总之意思就是,朝鲜是个小国,一座宏伟的宫殿,是这个皇室、这个国家最基本的象征啊。所以他才不惜力气,一定要修那个景福宫。谢安在这里,也很可能是这个意思噢。不过,他不是大院君那样的狠人,建康宫的重建并没有弄得劳民伤财,一切都很顺利。所以,这个“重修建康宫”也很可能是他振皇权的一个步骤,只是他不可能对别人说出来罢了。
建康宫的重修一直很顺利,不想到了最后,却出了点儿小麻烦。于是就有了那个十分经典的故事——王献之拒题太极殿。
太极殿可是新宫里最重要的宫室啦,不知是司马曜的意思呢,还是谢安的意思,反正最后执行者是谢安,他命人把牌匾送到他最喜爱的长史王献之那儿,让他来题。王献之一看,立刻就不乐意了,哈哈,那时的名士是很讲骨气的,“白眼向权贵”嘛,王献之自己高兴写幅字送给你,没关系。但你命令他干这种为“世俗做粉饰”的事,他觉得谢安是瞧不起他。戴安道就曾经宁可把琴摔了也不弹给权贵听。王献之这一生气,立刻把谢安划到“权贵”那个行列里去了。
他就对这来人说,你把它拿走,不然我就扔到门外去!来人一瞧长史真厉害啊,只好讪讪地给谢安抱回来了。谢安肯定是笑了半天,然后想,好啊,不听话,行,你等着。没过两天,王献之陪着谢安一起,路过太极殿,谢安忽然想起什么,瞧着王献之说,哎,子敬啊,你顺着梯子爬上去,把字题了吧。从前魏朝的韦诞他们,可就是这么干的。王献之气得,半天说不出话,其实谢安是成心跟他开玩笑,他也不管了,恨恨地说,你知道为什么魏国那么快就亡了吗!就是因为这个!然后就忿忿地走了。谢安瞧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王献之这话,也很有些道理啊。结果,王献之这个太极殿就是没题,谢安也没再难为他,没准儿最后就只好自己写了。
怀柔桓冲——上下同心
桓冲那边儿我们好久没说了。那么淮南之战后,桓冲那边儿怎么样呢?他的日子不好过呀。主要是觉得心里愧得慌。他退回江南,谢安给他送粮。他不救襄阳,谢安仍然什么也没说。而且他不出兵的理由是,秦兵强大,要保存实力。其实就是畏秦,再有,就是要保存桓家的实力。
但是,你再看看谢玄,说起来人家是个晚辈,都能临危不惧,在关键时刻拼死保卫国家,你桓冲是国家的上将啊,却又怎么样?他自觉脸上无光,越想越不是滋味,干脆就上了道表,请求辞去荆州刺史的官职,连章节等等都一块儿送到朝廷来了。
谢安立刻表示,不同意。然后还是啥也没说,只派了一个人到荆州,名义上是帮助桓冲参谋军事。这个人就是曾经跟谢玄齐名的张玄。其实,这也算是他的一个表态了。桓冲要再这样,可就不太好了。
桓冲心里这个不舒服,谢安对他是仁之义尽,他这么干,也的确有点儿说不过去。我们谢太傅的以退为进的怀柔政策,终于又看到了效果。一段时间以后,桓冲竟然主动出兵了!很快,他就夺回了筑阳和武当两郡。不过,他还是觉得秦军太多,想保存实力,这时候慕容垂他们又分头进攻邓城和新野,桓冲还生了病,结果又退回上明去了。
但无论如何,从此后,桓冲已经没有退路了,再不积极出战的话,那就只剩丢人了。而且现在谢安如果有命令,他也一定会全力去支持,他心里欠着人家的呀。这才有了后来,淝水之战前,东晋上下游团结一心,相互策应,牵制秦军,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这里,跟我们谢太傅处理大局的态度关系很大噢,细想他对待桓冲的态度,他并没有跟桓冲急,也没说一句不满的话,更没想使什么招儿制他。他还是那个思路,我不是逼着你怎么样,我会让你主动去怎么样……又想起余嘉锡先生那句评语:“至于谢(太)傅处置桓氏,实具苦心”,的确是这个意思呀。
第五章清谈与“误国”
终于说到这个话题了。既然是说谢安,咱也不能光拣他好听的说,有争议的,也该拿来论一论,这样这个人才完整啊。勿庸置疑,谢安是支持清谈的,一个清谈大家,一位清谈领袖。王导也是如此。关于他的清谈,故事也有一些,最有名的是两个。
第一个:畅谈《渔父》
支道林、许询、谢安等等高僧和名士们都到王蒙他们家聚会,谢安环顾着大家,忽然有点儿伤感,就说:“今天真是高士会啊,既然时光这么难以留住,这样的盛会也不能常有,所以大家就一起畅所欲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吧。”名士们一听都说好,于是许询就问王蒙,你有《庄子》吗?(哈哈,废话,那时候,这名士们的家里,啥没有也不能没有《庄子》啊。)王蒙立刻拿来,随手翻开,一看正是《渔父》这一篇,于是拿给谢安,让他拟题。谢安拟好题,就请大家各自发挥,阐述自己的心得。高僧支道林第一个说话了,一谈就谈了七百多言(这是按字数论,就是700多字的意思),说得是既精致又优美,才思文辞都非常不一般,大家听得这个佩服,人人赞不绝口。紧跟着,名士们都一一发了言。谢安是出题的,所以轮到最后才说。他等到大家都说的很尽兴之后,才开始谈他的看法。没想到这一谈,居然就一发不可收,一下儿就说了一万多言。而且是才气不凡,文采俊逸,再加上他意气飞扬又从容洒脱的神情,竟让满座的宾客都听得着了迷,觉得听着都是种享受。支道林听完,立刻赞叹说:你一言切中要旨,然后直入佳境,说得真是太好啦……读了这个故事,谢安这“风神潇洒”的气度,真是如在眼前哪。
第二:与王羲之的争论
这个故事很有名,也恰恰是通过这件事儿,我们谢太傅对“清谈误国”这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表态,弄得王羲之是毫无办法。故事的大略是这样儿:
那是他们俩都在建康的时候,有一天,俩人就一起到冶城(离建康很近)去游玩儿。然后登上城头,极目远眺。这时王羲之一看谢安,只见他沉默中望着远方,渐渐现出了悠然暇想的神色,仿佛已经不再置身在这尘世间了一样。王羲之是谢安最好的朋友,他是十分了解谢安的。谢安那满脑子的老庄,他也清楚得很。
于是,他就由谢安推崇老庄,想到了名士们整天清谈玄虚,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舒服,然后就对谢安说,安石啊,你看,那大禹王为了勤劳政事,双手双脚都长满了老茧;周文王为了国家而忙碌,老是忙到好晚好晚才吃上饭,即便这样,他还觉得时间不够用呢。可你再看看咱们现在这个国家,正是处在危难之中啊,难道不是人人都应该为国效力吗!这些官员们整天清谈,荒废政务。文章倒都写得不错,可这对国家有什么用外!这清谈可不是现在应该提倡的呀!
其实王羲之为什么非要对谢安说这些呢?他是指望谢安能接受他的“金玉良言”,然后率先废了清谈,谢安在名士中影响大呀,他要先干了,其他的人不就好办多了吗?其实王羲之说得很好啊,没有哪句不对,而且他是把谢安当成朋友,句句都是发自腑肺的真心话。
那么再来瞧我们谢太傅是怎么回答的。他也没说好还是不好,只是看看王羲之,然后淡淡地说,当年秦国任用商鞅,施行严厉的法制,秦朝后来又怎么样呢?两世而亡。难道这也都是清谈惹的祸?王羲之愣在那儿,半天说不出话来,心想,你这不是强辞夺理吗!但无论如何,人家谢安的态度已经表明啦,你让我不再清谈?对不起,我不乐意。王羲之瞧着他,是一点辙也没有,谢安不是个喜欢扯皮的人,这他知道,谢安要不想改,再说什么都没用。王羲之是除了闭嘴以外,别无选择。
这件事儿大概是发生在谢安42岁到50岁之间,那时候,他的官还没做大,王羲之也还在世。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看这件事儿呢?
应该说,谢安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在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就会尽可能地追求自己心灵的自由和满足,甚至不惜以物质条件来换取。在他看来,清谈玄理,给他带来了美好的心灵享受,这完全是他自己的事。这与你们外人又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改?
谢安可不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也不想名垂青史。所以,不少史学家和朋友说他是晋室的“忠”臣,就总让人觉得有点儿偏差。也许从他做的事儿来看,倒是个忠臣的路数儿,但是,他可不是为了“尽忠”才这么做的。这说不上是抬高了他,还是贬低了他,因为这不是他的思路。其实他的思路也很简单,那就是顺应大局。而这个大局,其实就是自然。在他眼里,山水是自然,庙堂同样是自然。所以,虽然他不得已出山,不得已当官儿,不得已扛东晋的天下,但他总能够调节自己去顺应,能够一生“风宇条畅”,并把一切都做到无懈可击。山水和官场是一样的。他把自己和外界的关系理顺了,不让任何事情处在斗争当中,所以外面的事情可以做好,而自己也能快乐。这对一个有情有欲的“人”来说,何其难也!!这个,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一种人生境界——出处同归。
有这样一件事,谢安去世之后,有一回,桓玄问谢道韫:“当年谢太傅高卧东山,没有想作官的意思,后来为什么又出山了呢?”谢道韫想了想,庄重回答说:“对亡叔来说,出山和不出山,又有什么差别呢?”……道韫的确是她叔叔的知音啊。
当搞懂了谢安的思路之后,对他这个“清谈”,还有后面要说的“奢华”,也就能够理解了,也就不会去指责他。但是,我们不从他这个角度去看,而是从对国家的影响来评价的话,却又不能认同,反倒觉得王羲之被气得怪可怜。关于太傅这个“清谈”的事儿,其实,王安石的这首诗还是比较客观的:
谢公功业自超群,误长清谈助世纷,秦晋区区等亡国,可能王衍胜商君?
第三:关于“清谈”
这里,多少该为“清谈”正正名。一说起“清谈”,大家立刻就会想到“清谈误国”,几乎都快变成一个成语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说,“清谈误国”这个词儿,其实它跟“红颜祸水”的意思差不多。我们把后面两个字挡起来看,那么“红颜”是个好东西吗?是的。它跟“祸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清谈”也是这样。是因为当年西晋的大清谈家兼宰相王衍同志,因为“清谈”误了国,所以这个词儿才流传了下来。
那么就来瞧瞧,这“清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首先,“清谈”到底谈的是什么呢?是谈“玄”,具体说就是《周易》《老子》《庄子》这“三玄”,还有用道家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它是非常好的哲学思考和讨论,老庄思想到了那个时代才和人们的生活结合得这么近。正是因为有了“清谈”,有了玄学,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才会绽放得如此绚烂。实际上,“清谈”这个活动,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甚至艺术价值的。
其次,“清谈”有它一定的规则,可不是几个人在那儿胡侃。而且清谈的名士们,都非常看重为人的品质,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做“君子”,做光明磊落的人(是不是能真正做到另说,但大家都有这个愿望)。这对我们现在这个几乎越“小人”越能得利的社会来说,是完全不能想像的。有时,“清谈”起来,他们可能会争得很厉害,但又都很虚心,一旦发现对方有理,就会很坦率地认输。另外,“清谈”是很讲究引征和辩驳的,引征事例都是有理有据,他们都不会轻率地去褒贬人物和事物。
那么“清谈”到底误不误国呢?应该说,不误。
如果你把国家的事儿料理好了,然后探讨人生哲学,是很好的事啊,应该举双手赞成才对。
但是,如果你把该为国家做事儿的时间,都用来探讨人生哲理了,那就是“误”了。的确,在那个时代,是有一批这样的官员,他们喜欢当“清官”,这个“清官”可不是指的清廉,而是指啥事儿也没有,能天天混日子的那种。他们把这叫“清贵”,反而那些辛辛苦苦为国家做事儿的,他们却看不起,倒把人家称为“浊官”。不过有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这样儿。他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形成这种怪异风气,原因也复杂着呢,这里就不多罗索了。
总之,清谈这事儿,其实是这样:
&n... -->>
第一件事:讲儒家经典
司马曜还没亲政的时候,他就提议司马曜学习儒家经典,为将来治理国家做准备。关于这个,《世说》里有一个小故事:皇上要讲习《孝经》,谢安就召集当时一些官员在自己家里先温习,到皇上那儿不能说错了啊。这时车武子就对袁羊说,“我有什么问题就使劲地问谢安他们,不问呢,怕有好的东西没听到,问呢,又怕他们嫌我麻烦。”这时袁羊说了句很绝妙的话:“你什么时候看到明镜怕被人频繁地照,清澈的流水怕被和风吹拂呢?”
“被人当镜子照”,也真是够累,不过倒可以再次看到,当时人们对谢安,到底有多么推崇。
第二件事:推荐儒学名士
既然学了儒家经典,身边也得常有好老师,于是,谢安就给司马曜推荐了徐邈和范宁,这个事儿我们上面说了,这两位,特别是徐邈,一直都很得司马曜的看重。
第三件事:重修建康宫
这件事,就是一直争议最大的了。谢安刚一执政,就想给皇上重修宫殿。然后好多人都不同意,特别那时候王彪之还在世,一听谢安要修宫殿,立刻就急了。就说,宫室破旧,稍微修缮一下儿就行了,现在强寇在外,怎么能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呢!王彪之是元老啊,谢安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算了。但是等王彪之一去世,转了年,谢安就请司马曜先住到会稽王府去,开始重修建康宫。不过,工程进行得很顺利,安排得也合理,到了七月,就完工了,老百姓也没有任何抱怨。
关于这件事儿,争论很多。常见的说法是,因为谢安这个人一向喜欢奢华,重修宫殿也是他这种性格的反应。但要这么说,就有一件事儿说不通,这历来要重修宫殿的,可都是这个皇上自己,没听说哪个大权在握的执政大臣,死活非要给小皇上修宫室的,那宫室修得再好,也不是谢安来住啊。所以,这么说也并不确切。谢安肯定是有他的意思。这里,我们倒不妨参照一下儿《明成皇后》。那里面,大院君不是就死活要给皇帝修景福宫吗,而且不惜劳民伤财,但为什么呢?大院君有段儿独白,很感人,还对比了我们紫禁城。总之意思就是,朝鲜是个小国,一座宏伟的宫殿,是这个皇室、这个国家最基本的象征啊。所以他才不惜力气,一定要修那个景福宫。谢安在这里,也很可能是这个意思噢。不过,他不是大院君那样的狠人,建康宫的重建并没有弄得劳民伤财,一切都很顺利。所以,这个“重修建康宫”也很可能是他振皇权的一个步骤,只是他不可能对别人说出来罢了。
建康宫的重修一直很顺利,不想到了最后,却出了点儿小麻烦。于是就有了那个十分经典的故事——王献之拒题太极殿。
太极殿可是新宫里最重要的宫室啦,不知是司马曜的意思呢,还是谢安的意思,反正最后执行者是谢安,他命人把牌匾送到他最喜爱的长史王献之那儿,让他来题。王献之一看,立刻就不乐意了,哈哈,那时的名士是很讲骨气的,“白眼向权贵”嘛,王献之自己高兴写幅字送给你,没关系。但你命令他干这种为“世俗做粉饰”的事,他觉得谢安是瞧不起他。戴安道就曾经宁可把琴摔了也不弹给权贵听。王献之这一生气,立刻把谢安划到“权贵”那个行列里去了。
他就对这来人说,你把它拿走,不然我就扔到门外去!来人一瞧长史真厉害啊,只好讪讪地给谢安抱回来了。谢安肯定是笑了半天,然后想,好啊,不听话,行,你等着。没过两天,王献之陪着谢安一起,路过太极殿,谢安忽然想起什么,瞧着王献之说,哎,子敬啊,你顺着梯子爬上去,把字题了吧。从前魏朝的韦诞他们,可就是这么干的。王献之气得,半天说不出话,其实谢安是成心跟他开玩笑,他也不管了,恨恨地说,你知道为什么魏国那么快就亡了吗!就是因为这个!然后就忿忿地走了。谢安瞧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王献之这话,也很有些道理啊。结果,王献之这个太极殿就是没题,谢安也没再难为他,没准儿最后就只好自己写了。
怀柔桓冲——上下同心
桓冲那边儿我们好久没说了。那么淮南之战后,桓冲那边儿怎么样呢?他的日子不好过呀。主要是觉得心里愧得慌。他退回江南,谢安给他送粮。他不救襄阳,谢安仍然什么也没说。而且他不出兵的理由是,秦兵强大,要保存实力。其实就是畏秦,再有,就是要保存桓家的实力。
但是,你再看看谢玄,说起来人家是个晚辈,都能临危不惧,在关键时刻拼死保卫国家,你桓冲是国家的上将啊,却又怎么样?他自觉脸上无光,越想越不是滋味,干脆就上了道表,请求辞去荆州刺史的官职,连章节等等都一块儿送到朝廷来了。
谢安立刻表示,不同意。然后还是啥也没说,只派了一个人到荆州,名义上是帮助桓冲参谋军事。这个人就是曾经跟谢玄齐名的张玄。其实,这也算是他的一个表态了。桓冲要再这样,可就不太好了。
桓冲心里这个不舒服,谢安对他是仁之义尽,他这么干,也的确有点儿说不过去。我们谢太傅的以退为进的怀柔政策,终于又看到了效果。一段时间以后,桓冲竟然主动出兵了!很快,他就夺回了筑阳和武当两郡。不过,他还是觉得秦军太多,想保存实力,这时候慕容垂他们又分头进攻邓城和新野,桓冲还生了病,结果又退回上明去了。
但无论如何,从此后,桓冲已经没有退路了,再不积极出战的话,那就只剩丢人了。而且现在谢安如果有命令,他也一定会全力去支持,他心里欠着人家的呀。这才有了后来,淝水之战前,东晋上下游团结一心,相互策应,牵制秦军,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这里,跟我们谢太傅处理大局的态度关系很大噢,细想他对待桓冲的态度,他并没有跟桓冲急,也没说一句不满的话,更没想使什么招儿制他。他还是那个思路,我不是逼着你怎么样,我会让你主动去怎么样……又想起余嘉锡先生那句评语:“至于谢(太)傅处置桓氏,实具苦心”,的确是这个意思呀。
第五章清谈与“误国”
终于说到这个话题了。既然是说谢安,咱也不能光拣他好听的说,有争议的,也该拿来论一论,这样这个人才完整啊。勿庸置疑,谢安是支持清谈的,一个清谈大家,一位清谈领袖。王导也是如此。关于他的清谈,故事也有一些,最有名的是两个。
第一个:畅谈《渔父》
支道林、许询、谢安等等高僧和名士们都到王蒙他们家聚会,谢安环顾着大家,忽然有点儿伤感,就说:“今天真是高士会啊,既然时光这么难以留住,这样的盛会也不能常有,所以大家就一起畅所欲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吧。”名士们一听都说好,于是许询就问王蒙,你有《庄子》吗?(哈哈,废话,那时候,这名士们的家里,啥没有也不能没有《庄子》啊。)王蒙立刻拿来,随手翻开,一看正是《渔父》这一篇,于是拿给谢安,让他拟题。谢安拟好题,就请大家各自发挥,阐述自己的心得。高僧支道林第一个说话了,一谈就谈了七百多言(这是按字数论,就是700多字的意思),说得是既精致又优美,才思文辞都非常不一般,大家听得这个佩服,人人赞不绝口。紧跟着,名士们都一一发了言。谢安是出题的,所以轮到最后才说。他等到大家都说的很尽兴之后,才开始谈他的看法。没想到这一谈,居然就一发不可收,一下儿就说了一万多言。而且是才气不凡,文采俊逸,再加上他意气飞扬又从容洒脱的神情,竟让满座的宾客都听得着了迷,觉得听着都是种享受。支道林听完,立刻赞叹说:你一言切中要旨,然后直入佳境,说得真是太好啦……读了这个故事,谢安这“风神潇洒”的气度,真是如在眼前哪。
第二:与王羲之的争论
这个故事很有名,也恰恰是通过这件事儿,我们谢太傅对“清谈误国”这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表态,弄得王羲之是毫无办法。故事的大略是这样儿:
那是他们俩都在建康的时候,有一天,俩人就一起到冶城(离建康很近)去游玩儿。然后登上城头,极目远眺。这时王羲之一看谢安,只见他沉默中望着远方,渐渐现出了悠然暇想的神色,仿佛已经不再置身在这尘世间了一样。王羲之是谢安最好的朋友,他是十分了解谢安的。谢安那满脑子的老庄,他也清楚得很。
于是,他就由谢安推崇老庄,想到了名士们整天清谈玄虚,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舒服,然后就对谢安说,安石啊,你看,那大禹王为了勤劳政事,双手双脚都长满了老茧;周文王为了国家而忙碌,老是忙到好晚好晚才吃上饭,即便这样,他还觉得时间不够用呢。可你再看看咱们现在这个国家,正是处在危难之中啊,难道不是人人都应该为国效力吗!这些官员们整天清谈,荒废政务。文章倒都写得不错,可这对国家有什么用外!这清谈可不是现在应该提倡的呀!
其实王羲之为什么非要对谢安说这些呢?他是指望谢安能接受他的“金玉良言”,然后率先废了清谈,谢安在名士中影响大呀,他要先干了,其他的人不就好办多了吗?其实王羲之说得很好啊,没有哪句不对,而且他是把谢安当成朋友,句句都是发自腑肺的真心话。
那么再来瞧我们谢太傅是怎么回答的。他也没说好还是不好,只是看看王羲之,然后淡淡地说,当年秦国任用商鞅,施行严厉的法制,秦朝后来又怎么样呢?两世而亡。难道这也都是清谈惹的祸?王羲之愣在那儿,半天说不出话来,心想,你这不是强辞夺理吗!但无论如何,人家谢安的态度已经表明啦,你让我不再清谈?对不起,我不乐意。王羲之瞧着他,是一点辙也没有,谢安不是个喜欢扯皮的人,这他知道,谢安要不想改,再说什么都没用。王羲之是除了闭嘴以外,别无选择。
这件事儿大概是发生在谢安42岁到50岁之间,那时候,他的官还没做大,王羲之也还在世。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看这件事儿呢?
应该说,谢安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在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就会尽可能地追求自己心灵的自由和满足,甚至不惜以物质条件来换取。在他看来,清谈玄理,给他带来了美好的心灵享受,这完全是他自己的事。这与你们外人又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改?
谢安可不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也不想名垂青史。所以,不少史学家和朋友说他是晋室的“忠”臣,就总让人觉得有点儿偏差。也许从他做的事儿来看,倒是个忠臣的路数儿,但是,他可不是为了“尽忠”才这么做的。这说不上是抬高了他,还是贬低了他,因为这不是他的思路。其实他的思路也很简单,那就是顺应大局。而这个大局,其实就是自然。在他眼里,山水是自然,庙堂同样是自然。所以,虽然他不得已出山,不得已当官儿,不得已扛东晋的天下,但他总能够调节自己去顺应,能够一生“风宇条畅”,并把一切都做到无懈可击。山水和官场是一样的。他把自己和外界的关系理顺了,不让任何事情处在斗争当中,所以外面的事情可以做好,而自己也能快乐。这对一个有情有欲的“人”来说,何其难也!!这个,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一种人生境界——出处同归。
有这样一件事,谢安去世之后,有一回,桓玄问谢道韫:“当年谢太傅高卧东山,没有想作官的意思,后来为什么又出山了呢?”谢道韫想了想,庄重回答说:“对亡叔来说,出山和不出山,又有什么差别呢?”……道韫的确是她叔叔的知音啊。
当搞懂了谢安的思路之后,对他这个“清谈”,还有后面要说的“奢华”,也就能够理解了,也就不会去指责他。但是,我们不从他这个角度去看,而是从对国家的影响来评价的话,却又不能认同,反倒觉得王羲之被气得怪可怜。关于太傅这个“清谈”的事儿,其实,王安石的这首诗还是比较客观的:
谢公功业自超群,误长清谈助世纷,秦晋区区等亡国,可能王衍胜商君?
第三:关于“清谈”
这里,多少该为“清谈”正正名。一说起“清谈”,大家立刻就会想到“清谈误国”,几乎都快变成一个成语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说,“清谈误国”这个词儿,其实它跟“红颜祸水”的意思差不多。我们把后面两个字挡起来看,那么“红颜”是个好东西吗?是的。它跟“祸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清谈”也是这样。是因为当年西晋的大清谈家兼宰相王衍同志,因为“清谈”误了国,所以这个词儿才流传了下来。
那么就来瞧瞧,这“清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首先,“清谈”到底谈的是什么呢?是谈“玄”,具体说就是《周易》《老子》《庄子》这“三玄”,还有用道家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它是非常好的哲学思考和讨论,老庄思想到了那个时代才和人们的生活结合得这么近。正是因为有了“清谈”,有了玄学,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才会绽放得如此绚烂。实际上,“清谈”这个活动,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甚至艺术价值的。
其次,“清谈”有它一定的规则,可不是几个人在那儿胡侃。而且清谈的名士们,都非常看重为人的品质,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做“君子”,做光明磊落的人(是不是能真正做到另说,但大家都有这个愿望)。这对我们现在这个几乎越“小人”越能得利的社会来说,是完全不能想像的。有时,“清谈”起来,他们可能会争得很厉害,但又都很虚心,一旦发现对方有理,就会很坦率地认输。另外,“清谈”是很讲究引征和辩驳的,引征事例都是有理有据,他们都不会轻率地去褒贬人物和事物。
那么“清谈”到底误不误国呢?应该说,不误。
如果你把国家的事儿料理好了,然后探讨人生哲学,是很好的事啊,应该举双手赞成才对。
但是,如果你把该为国家做事儿的时间,都用来探讨人生哲理了,那就是“误”了。的确,在那个时代,是有一批这样的官员,他们喜欢当“清官”,这个“清官”可不是指的清廉,而是指啥事儿也没有,能天天混日子的那种。他们把这叫“清贵”,反而那些辛辛苦苦为国家做事儿的,他们却看不起,倒把人家称为“浊官”。不过有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这样儿。他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形成这种怪异风气,原因也复杂着呢,这里就不多罗索了。
总之,清谈这事儿,其实是这样: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