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ddshucheng.com,痴心天龙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春天来了,给人以生机,给人以感叹,给人以太多的遐想,叹息复叹息,总会有些情绪要宣泄,总会有淡淡的诗意在心头。春天,让我们描写的太多,有的看到了“一年之季在于春”谋划着一年的收成,有的看到了春的勃然,体悟了进取的生机,有的看到春的易逝,轻叹时光的川逝如水。是啊,春天,每年都会有一个春天,每年的春天都会让你感受到这就是一个春天,一个与去年不同,明年也不会相同的春天。
记得小时候,父亲远在县城教书,也是一个春天,父亲从县城里捎回的不是糖果,不是新衣服,而是一本毛泽东诗词选,后来才知道父亲是在天安门远远地看到过毛主席的十万红卫兵之一,那时他还在北京上学。我的诗词知识,最先就是从这薄薄的一本书上得来,记得那本书上还有每首诗词的毛泽东的书法手迹,现在学起书法来了,再找时,怎么也找不到了。
我学的第一首诗词,不是“离离原上草”也不是“曲颈向天歌”而是这首“风雨送春归”是母亲一句一句教会我的,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首词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题为咏梅,词牌卜算子,这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反正知道是写春天的。那扬抑顿挫的声调,那飞雪迎春的景象,在小小的心底烙下深深的印记。后来,七律、沁园春、西江月、清平乐。在祖父的催促下,还背了一些音韵对句之类的东西,现在也记不清了到底是些什么了。济南上学时,有幸得闻正言,虽不能入大雅之堂,但闲时消遣,倒也悠哉。
情有独衷卜算子,飞雪迎春梅香词,对于我来说,应该是最不为过的了。古人我最崇拜的就是苏东坡,他有一首卜算子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高情怀,横溢词表,大家出手,不同反响,一时流传,所以又有了一个新名,叫缺月挂疏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之子秦湛,字处度,其词清香胜花气,也曾填过这样的词:
卜算子、春情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天涯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袅金龟,双陆思纤手。拟情东风流此情,情更浓于酒!
所以后人又称卜算子为百尺楼。在读毛泽东咏梅词之“风雨送春归”的起句,让人想起南宋有首卜算子词,大概与陆游同时期或者差不多的时段的人,记不很清了,起句就是“风雨送人来,”后面的是“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泪眼不曾暗,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自然写得情意缠绵。毛泽东的这首卜算子、咏梅,下面有句话,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得这首境界高远的卜算子词。但观毛词,有如此之清绝雅曲,亦是前无古人的。随手也将放翁之咏梅词一并读之,虽然读来让人凄然相向,但骨子里的清直之气,亦是悠悠不散的。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它的不再举了,不然似乎有卖弄之嫌了。作诗填词,可以谙极风雅之事,特别是现在,除了极爱传统文化的人们,就算红顶天的所谓后现代作家,对传统的国粹又能了解多少呢。创新,无论对于什么,都是所必须的,传统的诗词的创作,也应该有必要发展创新的,泥古不化,文化也得不到发展。呵呵,似乎又扯远了似的。
学填词其实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卜算子词牌,其实就是一个曲子而已,如东方红一样的曲子,曲调在过去应该是固定的,是一个双调的曲子,简单理解就连唱两遍。分两段,自然单听曲子,可能也是可以的,不过总有所谓的歌伎,持红牙板,呓呀地柔声唱些与环境相应的词句来。但这卜算子词,却是一首仄韵曲,表达郁忧寂苦的情感,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上下两片,片,也好阙。一片四句,偶数句用韵,且须用仄韵。宋词自然用古音,不会用现代普通话来唱的。记得上次我开玩笑说,我的方言其实就是宋朝的普通话,呵呵,我到开封,开口说话,可没人说我是山东人,我说的方言接近于河南话,那是离开封很近的缘故,自然还会有些不同的。总之我读古诗时的平仄感觉自我良好时,用现代的普通话一读,竟然平仄不对了,方言里其实保留了好多的古音。仔细挖掘,也许会有金矿在里面。
唐诗宋词,自然会用唐声宋音了,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奇怪的是时代发展了,传统的东西发展的却很慢,有好多的人仍然还在抱着古音古韵不放,其实是有点怪怪的了。我是提倡用今音今韵来作诗真词的,国学精粹也得发展,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了解古音,就无法真正读懂唐诗词,更无法通过朗诵体会骐中的音律之美。不了解古今音的流变,因守古音,填出来的词,现代人用普通话读出,真的有些会变了味道。无论古人今人,说话的声音不过就那么四种,古之有“平、上、去、入”四声,今则有“阴、阳、上、去”统分为两大类,即平声和仄声。因此作诗填词,均以辨四声为第一步,因为只有通过辨四声,懂得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才能学会平仄配置的规则。每个字的发音,声有高低,音有长短、调有升降等区别。诗词的平仄,就是巧妙地运用这种区别,组成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乐节奏。念诗,古时不叫读,也不叫诵,而是叫吟,也叫哼。词,那就唱了。诗词是供人们歌唱的,是同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词用的四声,是古代四声,确切地说,是唐宋时代的中古四声,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四声中阴平、阳平在古四声中统为平声,上声、去声古今略有变化,但大致相同,惟有入声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合到平声、上声、去声里面了,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其中变为去声的最多,变为平声的其次,变为上声的较少。但是现在南方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诸省区和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内蒙等地方语中,仍然保留着不少的入声字。所谓平仄,平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区别四声的方法,康熙字典开篇载有一首四声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平声发音不高不低,尾音略有延长,犹如木槌轻敲鼓心,其声为"东";上声发音响亮,没有尾音,读升调,犹如木槌击鼓面的四周,其声为"董";去声发音哀远,尾音较短,读降调,犹如木槌重击鼓心,其声为"冻";入声发音短促,没有尾音,读急调,犹如一手扪鼓面,一手重击之,其声为"笃"。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声,曾请教过学者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道:""天子圣哲"是也。""天子圣哲"四字,按古四声读,依次为平、上、去、入。梁武帝立刻就明白了。
填词守格律,调平仄韵调,这自然是基本功夫。格律,就... -->>
春天来了,给人以生机,给人以感叹,给人以太多的遐想,叹息复叹息,总会有些情绪要宣泄,总会有淡淡的诗意在心头。春天,让我们描写的太多,有的看到了“一年之季在于春”谋划着一年的收成,有的看到了春的勃然,体悟了进取的生机,有的看到春的易逝,轻叹时光的川逝如水。是啊,春天,每年都会有一个春天,每年的春天都会让你感受到这就是一个春天,一个与去年不同,明年也不会相同的春天。
记得小时候,父亲远在县城教书,也是一个春天,父亲从县城里捎回的不是糖果,不是新衣服,而是一本毛泽东诗词选,后来才知道父亲是在天安门远远地看到过毛主席的十万红卫兵之一,那时他还在北京上学。我的诗词知识,最先就是从这薄薄的一本书上得来,记得那本书上还有每首诗词的毛泽东的书法手迹,现在学起书法来了,再找时,怎么也找不到了。
我学的第一首诗词,不是“离离原上草”也不是“曲颈向天歌”而是这首“风雨送春归”是母亲一句一句教会我的,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首词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题为咏梅,词牌卜算子,这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反正知道是写春天的。那扬抑顿挫的声调,那飞雪迎春的景象,在小小的心底烙下深深的印记。后来,七律、沁园春、西江月、清平乐。在祖父的催促下,还背了一些音韵对句之类的东西,现在也记不清了到底是些什么了。济南上学时,有幸得闻正言,虽不能入大雅之堂,但闲时消遣,倒也悠哉。
情有独衷卜算子,飞雪迎春梅香词,对于我来说,应该是最不为过的了。古人我最崇拜的就是苏东坡,他有一首卜算子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高情怀,横溢词表,大家出手,不同反响,一时流传,所以又有了一个新名,叫缺月挂疏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之子秦湛,字处度,其词清香胜花气,也曾填过这样的词:
卜算子、春情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天涯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袅金龟,双陆思纤手。拟情东风流此情,情更浓于酒!
所以后人又称卜算子为百尺楼。在读毛泽东咏梅词之“风雨送春归”的起句,让人想起南宋有首卜算子词,大概与陆游同时期或者差不多的时段的人,记不很清了,起句就是“风雨送人来,”后面的是“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泪眼不曾暗,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自然写得情意缠绵。毛泽东的这首卜算子、咏梅,下面有句话,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得这首境界高远的卜算子词。但观毛词,有如此之清绝雅曲,亦是前无古人的。随手也将放翁之咏梅词一并读之,虽然读来让人凄然相向,但骨子里的清直之气,亦是悠悠不散的。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它的不再举了,不然似乎有卖弄之嫌了。作诗填词,可以谙极风雅之事,特别是现在,除了极爱传统文化的人们,就算红顶天的所谓后现代作家,对传统的国粹又能了解多少呢。创新,无论对于什么,都是所必须的,传统的诗词的创作,也应该有必要发展创新的,泥古不化,文化也得不到发展。呵呵,似乎又扯远了似的。
学填词其实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卜算子词牌,其实就是一个曲子而已,如东方红一样的曲子,曲调在过去应该是固定的,是一个双调的曲子,简单理解就连唱两遍。分两段,自然单听曲子,可能也是可以的,不过总有所谓的歌伎,持红牙板,呓呀地柔声唱些与环境相应的词句来。但这卜算子词,却是一首仄韵曲,表达郁忧寂苦的情感,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上下两片,片,也好阙。一片四句,偶数句用韵,且须用仄韵。宋词自然用古音,不会用现代普通话来唱的。记得上次我开玩笑说,我的方言其实就是宋朝的普通话,呵呵,我到开封,开口说话,可没人说我是山东人,我说的方言接近于河南话,那是离开封很近的缘故,自然还会有些不同的。总之我读古诗时的平仄感觉自我良好时,用现代的普通话一读,竟然平仄不对了,方言里其实保留了好多的古音。仔细挖掘,也许会有金矿在里面。
唐诗宋词,自然会用唐声宋音了,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奇怪的是时代发展了,传统的东西发展的却很慢,有好多的人仍然还在抱着古音古韵不放,其实是有点怪怪的了。我是提倡用今音今韵来作诗真词的,国学精粹也得发展,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了解古音,就无法真正读懂唐诗词,更无法通过朗诵体会骐中的音律之美。不了解古今音的流变,因守古音,填出来的词,现代人用普通话读出,真的有些会变了味道。无论古人今人,说话的声音不过就那么四种,古之有“平、上、去、入”四声,今则有“阴、阳、上、去”统分为两大类,即平声和仄声。因此作诗填词,均以辨四声为第一步,因为只有通过辨四声,懂得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才能学会平仄配置的规则。每个字的发音,声有高低,音有长短、调有升降等区别。诗词的平仄,就是巧妙地运用这种区别,组成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乐节奏。念诗,古时不叫读,也不叫诵,而是叫吟,也叫哼。词,那就唱了。诗词是供人们歌唱的,是同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词用的四声,是古代四声,确切地说,是唐宋时代的中古四声,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四声中阴平、阳平在古四声中统为平声,上声、去声古今略有变化,但大致相同,惟有入声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合到平声、上声、去声里面了,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其中变为去声的最多,变为平声的其次,变为上声的较少。但是现在南方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诸省区和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内蒙等地方语中,仍然保留着不少的入声字。所谓平仄,平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区别四声的方法,康熙字典开篇载有一首四声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平声发音不高不低,尾音略有延长,犹如木槌轻敲鼓心,其声为"东";上声发音响亮,没有尾音,读升调,犹如木槌击鼓面的四周,其声为"董";去声发音哀远,尾音较短,读降调,犹如木槌重击鼓心,其声为"冻";入声发音短促,没有尾音,读急调,犹如一手扪鼓面,一手重击之,其声为"笃"。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声,曾请教过学者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道:""天子圣哲"是也。""天子圣哲"四字,按古四声读,依次为平、上、去、入。梁武帝立刻就明白了。
填词守格律,调平仄韵调,这自然是基本功夫。格律,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