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 (2/2)
顶点小说网 www.ddshucheng.com,元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备,我们乘机烧掉他们。。望楼,断绝其援兵的通道,围城挖三道壕沟,这样则城可攻破。”诸将赞同,于是誓师进军,令一部人偷登铁坝,每人带薪柴一捆去烧。。望楼,竖木栅于城上。天明时大军一起攻城,斌持盾先登,攻占铁坝。阿里海牙持酒慰劳斌道:“取此城,是公的力量。”斌向阿里海牙建议“:现在潭州人已吓破了胆,若我们停止进攻,让他们来降,则其土地人民皆我们所有,而且自重湖以南的数十城,只需一道命令,他们便拱手投降。若下令猛攻,他们一个人也活不了,那我们只是得一座空城而已。”阿里海牙赞同,第二天向潭州守军讲明祸福,他们都争相投诚。诸将忿恨潭州军民持久抵抗,要把他们都杀掉,斌耐心向他们讲明兴师南伐的本意,不是杀人,而是取得土地和民众。诸将还要求“:百姓按照公所说不杀,敌兵则必全诛。”斌又劝道“:他们也是为自己的朝廷,现在投降了,应表彰他们,这样会影响那些尚未归附的军民,也像他们一样归降。而且杀死投降者是不祥之事。”诸将又听了他的劝告。报捷朝廷,世祖很高兴,进升斌为资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潭州人也尊敬他,为他立生祠祝福。
十三年,斌奉旨抚安广西,不久又回湖南。潭州所属之安化、湘乡、衡山三县以南的人民,在周龙、张唐、张虎等人领导下,抗击元兵。斌驻军于南岳。对凡来降的军民,同僚主张全部处死,以惩戒他们的抗拒。斌则只诛其首领,其余一律释放。
十五年,斌被召入朝。当时阿合马执政,专横跋扈,廷臣无可奈何。斌随世祖至察罕脑儿,帝问他江南各省抚治情形,斌回答说:“关键在于用人得当,而今所用之人多不称职。”接着便揭发阿合马的奸诈作为。帝令御史大夫相威、枢密副使孛罗去调查处理,裁汰多余又不称职的官员,清除阿合马的亲党,核查其不法行为,撤销天下转运司。这些都得到人民的普遍称赞。尚书留梦炎、谢昌元报告说“:江淮行省十分重要,而该省臣中无一通文墨的人。”于是命斌为江淮行省左丞。斌到任后,加以整顿,纠正那些有害于国于民的弊政。阿合马怕对他不利,找了一些小事,诬陷崔斌致死,年仅五十六岁。天下人都认为这是一桩冤案。至大初年(1308),赠推忠保节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郑国公,谥“忠毅”
崔彧字文卿,小字拜帖木儿,弘州人。为人自负有才,刚直敢言,深受世祖的器重。至元十六年(1279),奉诏与牙纳木到江南访求阴阳占卜之人。第二年从江南回京,向朝廷报告使臣忽都带儿追索原宋朝的财货,烦扰百姓等情形。世祖尚不能判断其言之虚实,故未处理。
十九年,任集贤侍读学士。 彧对世祖说“:阿合马当权时,同朝官员都知他奸恶,但无一人提出要怎么办;阿合马被处死后,这些人又各自表示自己的清白,这是最大的欺骗。前已有令,凡阿合马所用之人统统革职,臣以为就是连守门的小卒也可不留。参知政事阿里,请求准许阿散承袭其父职。如果批准了他的请求,其害又说不完。陛下英明,洞察其奸,拒不允准。臣已陈奏其奸恶行为十余事,请召阿里来廷与他当面辩论。”世祖同意。
不久,奉旨检阅枢密院文牍,于是由刑部尚书拜御史中丞。 彧上书道“:御史台臣僚的职责关系到国家政事之得失,百姓之祸福,百官之邪正,虽王公将相也要纠察。近来有人说只有御史才能进谏,臣认为御史台的官员们都可进谏,这样才对国家有利。选用台察官,若由中书省进行,则必然有偏颇徇私之弊。御史应从本台选择,原来用汉人十六员,今用蒙古人十六员,相互参差巡察为好。”朝廷采纳这意见。
二十年,又以刑部尚书之职上书,提出有关政事的十八条意见:一、广开言路,多选用正人,轮流值班作为朝廷喉舌,以避免结党和堵塞言路之患。二、阿合马专权,台臣不敢纠察其为非作歹,而等到他失败之后,便接二连三地随声附和,徒取讥笑。应选人任用,原阿合马所用的那班人,除蒙古人由皇上决定外,其余的人应当问罪。三、枢密院对军官的取舍、赏罚,原多听阿合马的意见。现在应该择有声望的人来主管枢密,这样才能号令明白赏罚得当。四、翰林院也曾为阿合马颂德。应广泛访求南北年老而有声望的儒生,从中选任翰林学士。五、在执法中应排除罪同而罚异,未伸张公论的不良倾向。六、王公子弟,幼未学习即任显官,他们如何能从政?希望有像左丞许衡这样的人在国子学中任教,则人才辈出。七、今起居注所写的不过是一些奏事的目录而已,应挑选蒙古人中之有声望、汉人中持重厚道的人担任其事,轮流值班,凡皇帝的一些重要言行都要记载下来,传于后世。八、各地方官府无法可依,故奸人得为所欲为,应制定律令,作为一代之法律。九、对于处理多余官员,若只裁撤一官或合并一衙门,不是长久之计。应参考廷臣们的意见,制定一持久的成规。十、官僚没有俸禄无以养廉,因此责罚他们爱财是苛求了。请对各路大小官员,有俸者量予增加,无俸者给予俸禄。然不取之于官,而取之于民。官吏有了俸禄,不至于再去剥削百姓,凡负担了官俸的百姓,不再增加他的赋税,这样百姓也乐意。十一、中原百姓流亡到江南以逃避繁重赋役者已有十五万户。离乡背井,流落他方,并非他们情愿如此,是繁重的赋役迫使他们不得不如此。请求特下诏书,号召百姓归乡复业,免除他们今后五年的租税和劳役,以及所欠债务,发还他们原来的产业。各地官吏任满的考核,以其所管辖户口的增减作为升降的依据。凡迁到江南不回来的百姓,与当地百姓一样服劳役。十二、凡丞相安童所升调的良臣,都被阿合马所排除,或散居于各地,或迁到远方,请将他们复职并加提拔。十三、没收奸党的财物,原本为国家所有,不可视为横财而滥用,应如实交国库储存,以备国家每年的财用。十四、上都(开平)是皇帝巡视才到,故设留守司。而大都不同于上都,是朝廷所在,阿合马也设留守司,是为了安置其党徒。现应把留守司改为总管府。十五、中书省右丞有二人,而左丞缺。应减去一右丞而补左丞一人。十六、在外行省不必设丞相、平章,只设左右丞以下官员,这样朝廷力量加重而免于内外力量均衡之弊。有人说不加重地方力量不足以镇压百姓的反抗,这是奸党的欺人之谈。十七、阿剌海牙在湖广掌握了军政大权,把其子侄亲戚都安置在要害位置,当地官吏有十之七八都属他的部属,其权威不在阿合马之下。应罢他的官职,进行清算,其党羽虽无违法乱纪行为,也应转调别的地方,不要让他久据湖广。十八、官吏的选拔与任命,不先考其贤与不贤,这是不应该的。自今以后,凡三品以上官员,必先引见皇帝,考其贤愚,然后授官。这份奏疏进呈后,世祖即命中书省先择其中立即可行者施行,其余与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商议后再付诸实行。
崔 彧又陈奏:“江南盗贼的兴起,凡二百余处,都是由于征发水手和造海船弄得民不聊生所激成的。因此,征讨日本的事应暂停止。另外,江西四省军需,应按百姓负担力所能及来征调,不要强迫他们交纳本地所不产的物品。凡向百姓购买,必须付与实际价钱。召募水手,应当本着自愿的原则。讨日本的事,等三二年后,那时百姓的生产得到恢复,我们军力加强了,再出兵东征也不算晚。”世祖认为崔 彧的话不切实际“,如同射箭一样,拉弓的架势虽然可观,但发出的箭却未中目标”彧又多次上书说:“昨中书省奉旨差遣官员丈量大都路各州县的土地,以便革除权贵们兼并之弊。为了丈量清楚,不得不把一般军民人户的土地也进行核实。调查牲畜的数目,初意不是要侵扰百姓。近来有一些流言,使百姓不安,恐怕会因此耽误了农业耕种。请旨令中书省切实注意。”“建议很多,谁是谁非,请中书省加以议论,择其可行者付诸实行,不可行者也要说清楚为什么不行。”“应停止在各路每年挑选未出嫁女子入宫的事。”“宋文思院以小口斛出纳官粮,无所隐瞒,这办法我朝也可实行。”这些意见都被采纳。
至元二十一年, 彧劾奏卢世荣,指出他不可以为相。这违反了皇帝旨意,被罢官。后复官,二十三年,加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同佥枢密院事。不久,出任甘肃行省右丞。又召回朝拜中书右丞。他与中书平章政事麦术丁联名陈奏“:近来,桑哥当政四年,朝廷内外官员,很少不是花钱买来的,其同族兄弟,亲戚朋友,都授以要职,赠以良田,以欺骗皇上、剥削百姓为能事。应令中书、尚书两省严加考察,凡桑哥官员中有受贿赂的,也依法罢官,削职为民。”又奏“:桑哥所设衙门,其闲散和不急需的官吏,只是白费俸禄,宜令各官府讨论裁汰。自今以后的官员调任,应按旧制,不论籍贯,这样不至于损害公家。又,大都的富户多为桑哥所庇护,一切徭役只令贫民承担。今后徭役,不论何人均得负担,有敢于像从前那样求人庇护者,一律论罪。又,军、站诸户,每年被官吏在正税之外进行敲诈勒索,其数额是正税的几倍,迫使人民逃亡他乡。请自今以后,非奉皇帝圣旨及省部公文,敢于私自征收赋税及强迫军匠服役者,依法论罪。又,忽都忽那颜清查登记户口之后,不得再招纳民户为奴婢,这在太宗时已做了规定。今江南百姓户口也已登记在册,请依照太宗的规定办理。”这些意见都得到采纳。
二十八年, 彧由中书右丞升为御史中丞。彧上书言道:“太医院使刘岳臣,曾在宋朝为官,此人对于政事很老练,近来命他参议机务,都认为他还不错。请任他为翰林学士,使参议朝政。”又奏:“据行御史台报告:‘建宁路总管马谋,在捕盗时株连平民,拷打至死者甚多;又劫掠百姓财物,强奸处女,受人贿赂共五十锭。尚未法办就被大赦。臣等认为,马谋以无辜杀人,不应在大赦范围之内。’应诏令行御史台审问明白,依法定罪。”又说“:往日行御史台监察御史周祚,弹劾尚书省忙兀带、教化的、纳速剌丁灭里等贪赃枉法。而纳速剌丁灭里却反诬告周祚,遣人到尚书省报告了桑哥。桑哥含糊其词地报告了朝廷,判祚流放于憨答孙,其妻室儿子及财产全部没收。祚至和林遇到兵乱,逃回京师。桑哥又遣他去云南清理钱粮,以赎其罪。今自云南回京,臣与省臣审阅其口供,其罪很小,应归还其妻子儿女。”这些意见均被采纳。
二十九年, 彧又同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等奏:“四方之人都来到京城,说是向国家提出他们的意见并以此求得官职。国家官爵,其品位高下俱有规定。臣等认为,中书省、枢密院对这些人应及早审定,凡合格者给予官职,不应给予官职的,也说明原因,让他们回去。对于他们所提的意见,也及早详细审查其是非当否。凡恰当的,即讨论后施行;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令本人讲明白,否则就让他们回去。”帝认为这些意见很好,加以采纳。
又奏“:纳速剌丁灭里、忻都、王巨济等,与桑哥结成同党,恣意妄为,对于纸币、官制、盐课、酒税,胡乱改变祖宗的规定;奉命到江南去清理拖欠已久的赋税,限定短期内交纳,吏卒追索,使百姓嫁妻卖女来偿还,还株连到亲戚邻里,维扬、钱塘受害最惨,无故而被逼死者达五百余人。士民们深知天子圣明,爱护百姓,使百姓遭此大难,是桑哥及其凶党所造成的。天下之人恨之入骨,莫不要食其肉。臣等共同认定:此三人既已伏法,宜令中书省、御史台公布其罪状于天下。”皇帝采纳这意见。
又奏:“河西人薛。。干,领兵为宣慰使。其属吏到廉访司来指控三十六事。廉访司令佥事查询。薛。。干将去查访的人逮捕起来进行侮辱,又把告发的人抢了去。臣等认为,应由行台选派御史去审问薛。。干,而且先夺其官职。”又说:“据行台官报告,去年桑哥倒台后,有从朝廷派去的使臣,没有皇上诏书,只是口传圣旨,释放罪犯,擅自没收人家的财产,真伪莫辨。臣等请求:从今以后,凡朝廷派出使臣,必须持有盖有皇帝玉玺的诏书和省、台、院诸衙门盖印的有关方面的文书,以杜绝奸诈欺骗。”世祖问:“何人敢如此胆大妄为?”回答说:“有咬剌也奴、伯颜察儿,他们曾传旨释放罪犯。”帝批准 彧等所陈奏的意见。
又奏:“松州达鲁花赤长孙,自言不愿为管钱粮官,愿到廉访司任职,令木八剌沙上报朝廷。朝廷传旨至御史台,特令委用,台臣且遵旨执行。但他不经一定程序而直接陈奏,且曾有罪,理应加以区别对待。”帝曰:“这是你职务内的事,由你斟酌处理。”又奏“:江南李淦说叶李有过失,奉旨赴京讲明情形。今叶李已死,已不需申辩了。李淦本为儒生,请授以教官之职,以表彰其敢于直言。”又奏:“鄂州一道,旧有按察司,要束木认为对他不利,令桑哥奏请撤销。臣认为鄂州等九郡,境域广大,应恢复其廉访司。行御史台原在扬州,今扬州隶属于南京,因而行台也移到建康。淮东廉访司在淮安,请令移到扬州。”又奏:“诸官吏受贿,在朝则到御史台告发;在外则到按察司告发。这已成为定制。但自桑哥持政,对受贿官吏,不到御史台和按察司去告发,而由行政衙去受理,致使案件反复拖延,长期不能得到处理。臣认为应遵照以前规定,只能到御史台、行御史台及诸道廉访司去告发,行政衙门不能受理。据监察御史塔的失说,女真人教化的,去年东征时妄言以米千石交。。里铁木儿军万人为军饷,奏请先付与他钞四百锭。这事应令本处廉访司去查问明白,与本处行省一同追回,并定其罪。”这些意见世祖也都一一采纳。
至元二十九年三月,中书省臣奏请任 彧为本省右丞。世祖说“:崔彧敢于直言,唯他可任为台谏官员。”闰六月,彧又同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奏“:近据耿熙报告,河间盐运司官吏盗窃官库钱,中书省与御史共同审讯,得知该盐运司亏欠盐税二万二千余锭,已征八千九百余锭,尚欠一万三千一百余锭。盐运使张庸,曾将其妹献与阿合马,因得宠信。阿合马死后,他又以官府奴婢献与桑哥,再次得宠。张庸攀附亲属,得以久居盐运司官位,他一人盗官库钱三千一百锭。臣等认为,应命御史台与中书省各遣官吏,与廉访司一同去加倍征收。”又言“:月林伯察知江西廉访司官术儿赤带、河东廉访司官忽儿赤,擅自释放盗贼,占夺民田,贪污违法。今月林伯因事至京,请下令向他查问。”又言:“扬州盐运司受贿,多付商贾盐,计值二万二千八百锭。臣等认为,盐课已经征足交中书省,盐运司所得赃款应交御史台,受贿官吏应分别判罪,以清贪污之源。”以上两条意见均被采纳。 彧又奏:“江西詹玉,始以妖术而官至集贤学士,这是正值桑哥执政,派他去核查江西学粮。他在江西贪婪横暴,使学校大遭破坏。近来他对臣说:撒里蛮、答失蛮传旨,因江南有人谋反,令我速去审理。第二天,经打听知是秃速忽、香山的谎报。詹玉在京师还敢如此以谎言骗人,应立即追还审讯。”世祖说:“这是个恶人,派他去朕不知道,速将他擒回。”
至元三十年, 彧上书言:“大都之民,其食粮全赖商人供给,近来因官府将商船征去运载朝廷的各种物资,致使粮商稀少,米价暴涨。臣等认为,请令官府不要征发民船。”朝廷允准。宝泉提举张简及其子乃蛮带,指控 彧曾受邹道源、许宗师的贿赂银五千两;张简的另一儿子知微指控彧违法十余事。朝廷传旨,令在中书省进行辩论。经查实,简父子的指控皆无证据,将他们以诬告罪下狱。简在狱中死亡,乃没其家一女入官;乃蛮带与知微皆判杖刑,开除官职。
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在此以前, 彧从老臣扎剌氏家得一玉玺,玺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彧将此玺奉进给徽仁裕圣皇后。现成宗即位,皇后亲手授与成宗。 彧认为他已久任御史台官员,请求调任他职。成宗不准,对他说:“卿若辞去此职,谁敢来秉忠直言!”彧报告说:“肃政廉访司的公文令总管府审核,这是不当的。”成宗说:“朕知不好办,是当时小人奏请才这样办的,现改正就是了。”
大德元年(1297), 彧又条陈若干意见,均见于施行。彧由于在御史台居官日久,又守正不屈,不逢迎任何人,许多人视为眼中钉。监察御史斡罗失剌,劾奏“中丞崔 彧,兄在先朝曾有罪,而归还其被没收的家产,是不应该的”等事,成宗斥责斡罗失剌是胡说八道,鞭笞驱出。十一月,御史台奏:“大都路总管沙的,盗支官钱及受贿共计五千三百缗,按律当杖一百零七,削夺官职,念其为老臣之子,请从轻惩处。”成宗只准暂停其职。 彧与御史大夫只而合郎坚持不可。其后,御史又奏:“彧任御史中丞已十年,不宜再任。”彧便称病辞职。成宗对他说:“卿要辞退是可以的,但要勉力为朕再留任几年。”
大德元年闰十二月, 彧兼领侍仪司事。与太常卿刘无隐共同奏请皇帝新年照常规到大万安寺接受朝贺。二年,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与御史大夫秃赤奏“:世祖训示,凡在籍儒人,其全家皆不服劳役。今岁月已久,老者已死,少者不学。应遵循先朝制度,使廉访司去常加勉励。”成宗深以为然,命 彧与不忽木、阿里浑撒里同翰林、集贤共同商议,特降诏令,使这些儒人努力学习,成为人才,以备选用。彧于是年九月卒。至大元年(1308)七月,赠推诚履正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郑国公,谥“忠肃”
叶李字太白,一字舜玉,杭州人。自幼天资不凡,拜太学博士义乌施南学为师,补京学生。世祖南伐,蒙古军屯驻江上,宋朝命贾似道领兵抵御。因宪宗崩,世祖班师北还,解鄂州之围。贾似道把蒙古军北撤作为自己功劳,欺骗宋朝皇帝,得以再任宰相,而且更加专横跋扈,创立公田,滥发纸币,压榨人民,宋朝内外无人敢于指责非议。叶李与国子监的同学康棣等八十三人,向宋朝皇帝上书,攻击贾似道。似道大怒,得知给朝廷的上书是由叶李起草的,便唆使其党徒临安府尹刘良贵诬告叶李,造成冤案,把李贬到漳州,直到贾似道倒台后,他才能自由行动。宋亡后,他隐居于富春山。江淮行省及宣抚司、行御史台争相召聘,使任苏、杭、常等郡教授。他都拒绝。
至元十四年(1277),世祖命御史大夫相威主持江南行御史台工作,并访求宋朝遗臣。相威举荐了叶李。以前叶李攻击贾似道的奏章中,其末有“前年之用兵,适逢天幸,才有保住宋朝半壁江山之功”之语。世祖对这句话大加称赞,现在听说相威举荐了叶李,十分高兴,即授李为奉训大夫、浙西道儒学提举。李闻知又准备隐避,而使者已至,除诏书外还附有丞相安童给他的信,信中说道:“先生在宋以忠言直谏为世人所称赞,皇帝非常关注,今授以五品官爵。有才德的人,当隐则隐,当出仕则应出仕,要尽全力以报答殊遇之恩。”李立即改变其隐避的打算,拜谢世祖的知遇,表示:“能为官治国,这是我的心愿,怎敢不接受皇帝的诏令。”
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程文海奉命去江南访求贤才。世祖叮嘱他,这次去一定要把叶李请来。李到京师后,皇帝命集贤大学士阿鲁浑撒里把他安置于集贤院中。过了几天,在披香殿召见,慰问他远道辛苦,对他说:“卿从前指责贾似道的书,我曾看到了。”询问关于治国安邦之道。叶李讲述了历代帝王得失成败的原因。世祖连连点头称是,规定每五天入宫议事一次。当时,各道管理儒学的官府,都认为是闲职而被撤销。李为此而上书说“:臣怀着敬佩之心阅读了先帝的诏书,看到朝廷在创业之时,军务繁重的情形下,还招纳儒士。今陛下已统一天下,息武重文,难道不需要培养人才,弘扬圣上的治国之道么?各道儒学提举及各郡教授,肩负教化民众的重任,不应废除。请恢复提举司,专设提调学官,以教育诸生,讲明治国之道,而向太学提供培养人材,以备朝廷录用。凡儒户的徭役,请完全豁免。”世祖允准。
这时,乃颜在北部起兵反叛朝廷,朝廷诏令叶李领军征讨。当时军中将校多是蒙古人,他们与乃颜本同族,不肯出战。世祖深为忧虑。李秘密向世祖启奏“:用兵之道在于奇而不在于人多,临敌当以计取。将校既与乃蛮同族,谁肯尽力作战,徒费陛下粮饷。臣请用汉军作为前军进行步战,以大车断其退后之路,以示死战。敌人轻视我军,必不设防,我以压倒优势大军进攻,战无不胜。”帝用这一战略,果获大捷,从此以后,世祖更加认为叶李是个奇才,每次罢朝之后,必另召见论事。
二十四年,特拜叶李为御史中丞兼商议中书省事。李极力辞谢道“:臣本流落之人,蒙陛下知遇,备作顾问,本当竭力尽忠。然御史台要总察朝廷内外的机务,臣愚不足担此重任。且臣过去到过瘴疠之地,染上足疾,近年尤为厉害。”世祖笑道:“卿足艰于行走,心岂不可行吗?”李辞意坚决,得到允许,叩首谢恩,并奏“:臣今虽不居御史中丞之职,然御史台是天子的耳目,平常事务可呈陛下省察。至于监察御史的奏疏、西南两台的禀报,事关军国要务,与百姓的利害息息相关,应令随时呈奏,以广视听,不应什么事都要按章进行,使奏报成为形式。臣请皇上诏令各台臣,各据实奏报。”又说“:监察官员是以纠正错误为其职责,若对自己不严格要求,又如何纠察别人。其中如有贪婪和破坏法纪的人,应交刑法机关加罪惩处,以惩戒其对朝廷的欺蒙之罪。”这些都得到皇帝的肯定,从此以后,御史台的官员们都可如实奏报皇帝。
朝廷设尚书省,授叶李为资善大夫、尚书左丞。李又坚决辞谢道:“论臣资格,不宜担此重任。”世祖道:“商朝起用伊尹,周朝举用太公,岂都是按资格?尚书肩负着天下重任,朕烦卿担任,卿切不可推辞。”赐大小车各一,许乘小车入宫,扶上大殿。他开始制定至元钞法,又请建立太学,培养人才。他向皇帝陈述历史上历朝对教育的重视,人才辈出,从而使圣上恩德及于人民。他举荐周砥等十人为祭酒,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这些,世祖都一一批准。世祖计划把江南宋朝的宗族及大姓迁到北方来,李劝谏说:“宋朝已归顺大元,其民安于农业,今无故要迁徙,必将引起疑惧,万一有奸人乘机造乱,于国家不利。”世祖被提醒了,放弃原来的计划。升李为尚书右丞,转为资德大夫。淮、浙发生饥荒,谷价腾贵,李奏请减少江淮租税的一半,运湖广、江西粮十七万石至镇江,以赈济饥民。世祖欲征伐交趾,召李商议,李认为“:这远方小国,得之无益,大军去征讨,必耗费大量财物,且山路艰险,深入敌境,万一受到挫折,有损对远人的威望。”世祖听取了他的意见,停止征讨。
二十五年,升李为平章政事,李又坚决不肯,皇帝尊重他的意见,赐玉带及平江田四千亩,升官爵一级。桑哥为尚书省丞相,政权独揽,搜刮财利,毒害人民,事见桑哥传。李虽与桑哥同事,但对他的错误政策不能纠正。桑哥失败后,同朝臣僚受到牵连。而李一人因病回到江南。扬州儒学正李淦上书说“:叶李本是个受黥刑的罪犯,受皇帝知遇,可谓千载难逢。刚受到天子的恩德,就举荐桑哥,据宫廷近侍官说,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参政郭佑、杨居宽,迫使御史中丞刘宣自杀,囚禁治书侍御史陈天祥,罢黜御史大夫门答占、侍御史程文海,鞭打监察御史;他还改变钞法、扣减学粮,征收军官俸禄,减少兵士口粮;设立司农司、木绵提举司,增收盐、酒、醋的税额,官民皆受其祸。尤其痛心的是,让要束木为患于湖广,沙不丁为害于江淮,灭贵里为害于福建。他又大肆清理钱粮,使民怨而为盗,天怒而地震,水灾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好在皇帝圣明,改变其错误政策。人们都知桑哥用一般小人之罪,而不知叶李举荐桑哥之罪。叶李虽罢黜相权,但未法办,天下人往往私下议论,认为应斩叶李以谢天下。”世祖看了这个奏章后,惊异地说:“叶李廉洁刚直,朕所素知,哪有这些事?”传旨召李淦至京师查问。
至元二十九年二月,李南还,行至临清,帝遣使召回,使任平章政事,辅助丞相完泽管理中书省事。李上表力辞。不久去世,终年五十一岁。李死后,李淦至京,诏令淦为江阴路教授,以表彰他敢于直言。世祖曾问兵部郎中赵孟兆页,叶李与留梦炎谁好,孟兆页说“梦炎好”帝笑道“:不然,梦炎以状元而做了宰相,却依附于贾似道,殃民祸国,而自己只是个‘伴食宰相’,遇事不置可否,李原为儒生,力斥似道的罪过,比梦炎要强得多。然其性刚直,人不能容他,而只有朕爱他。”
李先后受赐之物甚多,而自己生活俭朴,曾告诫其子说:“我家世代书香,甘于贫简生活,唯以忠义奉献君主。你们也要清白谨慎,不要给我脸上抹黑。”指着那些赏赐物说“:这些将来都要还给公家的。”死后,把这些统统交了官,丝毫不留。至正八年(1348),赠资德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南阳郡公,谥“公简”
燕公楠字国材,南康之建昌人,宋礼部侍郎燕肃之七世孙。公楠十岁能写文章,但两次乡试都未中。后曾任赣州通判。
至元十三年(1276),世祖平定江南,授公楠为赣州同知。十四年,因平广南有功,升为吉州路总管府同知。二十二年夏,召至上都,世祖赐名赛因囊加带,命参与国家政务。他辞谢,请求授他外省官职,于是任命佥江浙行中书省事,不久又调佥江淮行中书省事。朝廷设立尚书省,公楠就任佥江淮行尚书省事。江淮原为宋朝的边疆,多有闲田,公楠在这里实行屯田,由于领导有方,荒田得到大量开垦。二十五年,任公楠为大司农,统领八道劝农营田司事。他巡视各郡县,兴利除弊,政绩卓著。弹劾江西营田使沙不丁贪婪横暴,罢了沙不丁的官。
二十七年,拜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桑哥专政虽终失败,但其弊政并未完全消除,百姓还受压榨。公楠到朝廷详细报告桑哥弊政所造成的危害,请示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巩固国家基础,世祖对他的建议很满意。正要更换朝廷大臣,世祖征询公楠的意见,公楠举荐伯颜、不灰木、。。里、阔里吉思、史弼、徐琰、赵琪、陈天祥等十人。又问他谁可任宰相,公楠说:“天下人心所向者,莫若安童。”又问他其次还有谁,他说“完泽可以”于是第二天拜完泽为丞相,以公楠及不灰木为平章政事,公楠坚决辞谢,改为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三十年,又任命为大司农。他在职期间,清查出隐瞒的公私田地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二顷,五年,增加国库收入粟十五万一千一百斛、钞二千六百贯、帛一千五百匹、麻丝二千七百斤。
元贞元年(1295),晋升河南行省右丞。他在河南改正了盐法,使人民得到了利益。成宗召他入朝,慰劳备至,改拜江浙行省右丞。二年,调任湖广行省右丞。该省转运司判官唐申,在其家乡沅州横行无忌,强夺民田;武昌县知县刘权杀该县主簿,并诬陷其妻子,公楠都将他们依法惩处。五年,召还朝,不久去世。成宗甚为哀悼,赐安葬费,特命朝臣护丧南归。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拜上党张播为师,丞相安童向世祖建议,延聘儒士来讲经论史,以增加见闻。平章政事张启元举荐马绍,于是授绍为左右司都事,后出任单州知府。绍在单州颇有政绩,百姓刻碑歌颂其功德。至元十年(1273),负责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的政务。益都宁海发生饥荒,绍开仓赈济饥民。十三年改任佥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尚未启程赴任,正值江淮刚平定,需派官员去抚治,于是改任绍为和州路总管府同知。
至元十九年,朝廷将隆兴划为太子的分地,为选任分地总管,皇太子召绍至京,绍回京后却任命为刑部尚书。管万亿库的官吏偷了绒线四两,宰相要予以重惩,绍认为按其情节,应从轻发落,只予以杖刑。河间地方李移住妄言惑众,图谋不轨,绍奉命去审理,使受牵连的几百人免于死刑。二十年,参议中书省事。二十二年,改任兵部尚书,第二年又任刑部尚书。二十四年,设立尚书省,升绍为参知政事。
桑哥当政,改行至元宝钞。前信州三务提举杜。。反对,平章政事桑哥大怒,要将杜。。治罪。绍从容劝阻说“:国家正是要使人敢于讲话,其言可采用则用,不可采用也不为罪,如今对杜。。治以重罪,岂不是与朝廷诏书本意相违背?”。。因得免罪。拜绍为尚书左丞。亲王领军戍边,其士卒多领了粮饷,世祖要追查问罪。绍劝谏说:“现在正值边疆用兵之时,为此事治罪,恐怕失将士之心。凡超支者,可抵明年的粮饷数。”世祖点头称是。
宗亲海都作乱,而所统治下的居民却来归附朝廷,共七十余万,散居于云、朔之间。桑哥打算把他们迁往内地,绍坚持不可。桑哥大怒道“:马左丞爱惜汉人,要把蒙古人饿死吗?”绍从容不迫地说“:南方天气炎热,北方人来居住不习惯,恐会生病。若说怕他们饿死,何不按人头给他们买羊马的钱,让他们回到本土去,那些未来归附的人一看,谁不羡慕。我们意见不同,丞相何必大发脾气?最好请皇上圣裁。”他们各自向皇帝说明自己的意见,皇帝说:“马秀才的话是对的。”
桑哥召集诸路总管三十人,引导他们去朝见皇帝,是想让他们在皇帝面前报告所征财赋多少,来表明他们各自征收财赋的能力,取得皇帝的称赞。而世祖说“:要多征收财赋,非使百姓贫困不堪不可,然朕之府库岂少这些财赋?”绍退朝后,将世祖的话记下来交给太史馆写出来作为圣训。朝廷欲增加盐课,绍竭力坚持山东盐课不可再有增加。朝廷敛田赋,绍又认为:“若不节省不需要的开支,虽把田赋增加数倍也是不够用的。”增加田赋的计划也就打消了。朝廷把都城种苜蓿地分给居民,而权贵却取为己有,还把一块给绍,绍坚决不要。桑哥欲奏请皇帝赐与绍,绍还是拒绝。后来桑哥倒台了,清查他所行贿的人,其中唯独没有马绍。
桑哥失败后才有所省悟地说“:如果我早听马左丞之言,也不至于遭今日之祸。”世祖指示:“马左丞为官忠心廉洁,为大家榜样,恢复其原职。”废尚书省,改绍任中书左丞。第二年因病告假回家。元贞六年(1295)升为中书右丞,负责江浙行省事。大德三年(1299)负责河南行省事。大德四年卒。有诗文数百篇。
备,我们乘机烧掉他们。。望楼,断绝其援兵的通道,围城挖三道壕沟,这样则城可攻破。”诸将赞同,于是誓师进军,令一部人偷登铁坝,每人带薪柴一捆去烧。。望楼,竖木栅于城上。天明时大军一起攻城,斌持盾先登,攻占铁坝。阿里海牙持酒慰劳斌道:“取此城,是公的力量。”斌向阿里海牙建议“:现在潭州人已吓破了胆,若我们停止进攻,让他们来降,则其土地人民皆我们所有,而且自重湖以南的数十城,只需一道命令,他们便拱手投降。若下令猛攻,他们一个人也活不了,那我们只是得一座空城而已。”阿里海牙赞同,第二天向潭州守军讲明祸福,他们都争相投诚。诸将忿恨潭州军民持久抵抗,要把他们都杀掉,斌耐心向他们讲明兴师南伐的本意,不是杀人,而是取得土地和民众。诸将还要求“:百姓按照公所说不杀,敌兵则必全诛。”斌又劝道“:他们也是为自己的朝廷,现在投降了,应表彰他们,这样会影响那些尚未归附的军民,也像他们一样归降。而且杀死投降者是不祥之事。”诸将又听了他的劝告。报捷朝廷,世祖很高兴,进升斌为资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潭州人也尊敬他,为他立生祠祝福。
十三年,斌奉旨抚安广西,不久又回湖南。潭州所属之安化、湘乡、衡山三县以南的人民,在周龙、张唐、张虎等人领导下,抗击元兵。斌驻军于南岳。对凡来降的军民,同僚主张全部处死,以惩戒他们的抗拒。斌则只诛其首领,其余一律释放。
十五年,斌被召入朝。当时阿合马执政,专横跋扈,廷臣无可奈何。斌随世祖至察罕脑儿,帝问他江南各省抚治情形,斌回答说:“关键在于用人得当,而今所用之人多不称职。”接着便揭发阿合马的奸诈作为。帝令御史大夫相威、枢密副使孛罗去调查处理,裁汰多余又不称职的官员,清除阿合马的亲党,核查其不法行为,撤销天下转运司。这些都得到人民的普遍称赞。尚书留梦炎、谢昌元报告说“:江淮行省十分重要,而该省臣中无一通文墨的人。”于是命斌为江淮行省左丞。斌到任后,加以整顿,纠正那些有害于国于民的弊政。阿合马怕对他不利,找了一些小事,诬陷崔斌致死,年仅五十六岁。天下人都认为这是一桩冤案。至大初年(1308),赠推忠保节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郑国公,谥“忠毅”
崔彧字文卿,小字拜帖木儿,弘州人。为人自负有才,刚直敢言,深受世祖的器重。至元十六年(1279),奉诏与牙纳木到江南访求阴阳占卜之人。第二年从江南回京,向朝廷报告使臣忽都带儿追索原宋朝的财货,烦扰百姓等情形。世祖尚不能判断其言之虚实,故未处理。
十九年,任集贤侍读学士。 彧对世祖说“:阿合马当权时,同朝官员都知他奸恶,但无一人提出要怎么办;阿合马被处死后,这些人又各自表示自己的清白,这是最大的欺骗。前已有令,凡阿合马所用之人统统革职,臣以为就是连守门的小卒也可不留。参知政事阿里,请求准许阿散承袭其父职。如果批准了他的请求,其害又说不完。陛下英明,洞察其奸,拒不允准。臣已陈奏其奸恶行为十余事,请召阿里来廷与他当面辩论。”世祖同意。
不久,奉旨检阅枢密院文牍,于是由刑部尚书拜御史中丞。 彧上书道“:御史台臣僚的职责关系到国家政事之得失,百姓之祸福,百官之邪正,虽王公将相也要纠察。近来有人说只有御史才能进谏,臣认为御史台的官员们都可进谏,这样才对国家有利。选用台察官,若由中书省进行,则必然有偏颇徇私之弊。御史应从本台选择,原来用汉人十六员,今用蒙古人十六员,相互参差巡察为好。”朝廷采纳这意见。
二十年,又以刑部尚书之职上书,提出有关政事的十八条意见:一、广开言路,多选用正人,轮流值班作为朝廷喉舌,以避免结党和堵塞言路之患。二、阿合马专权,台臣不敢纠察其为非作歹,而等到他失败之后,便接二连三地随声附和,徒取讥笑。应选人任用,原阿合马所用的那班人,除蒙古人由皇上决定外,其余的人应当问罪。三、枢密院对军官的取舍、赏罚,原多听阿合马的意见。现在应该择有声望的人来主管枢密,这样才能号令明白赏罚得当。四、翰林院也曾为阿合马颂德。应广泛访求南北年老而有声望的儒生,从中选任翰林学士。五、在执法中应排除罪同而罚异,未伸张公论的不良倾向。六、王公子弟,幼未学习即任显官,他们如何能从政?希望有像左丞许衡这样的人在国子学中任教,则人才辈出。七、今起居注所写的不过是一些奏事的目录而已,应挑选蒙古人中之有声望、汉人中持重厚道的人担任其事,轮流值班,凡皇帝的一些重要言行都要记载下来,传于后世。八、各地方官府无法可依,故奸人得为所欲为,应制定律令,作为一代之法律。九、对于处理多余官员,若只裁撤一官或合并一衙门,不是长久之计。应参考廷臣们的意见,制定一持久的成规。十、官僚没有俸禄无以养廉,因此责罚他们爱财是苛求了。请对各路大小官员,有俸者量予增加,无俸者给予俸禄。然不取之于官,而取之于民。官吏有了俸禄,不至于再去剥削百姓,凡负担了官俸的百姓,不再增加他的赋税,这样百姓也乐意。十一、中原百姓流亡到江南以逃避繁重赋役者已有十五万户。离乡背井,流落他方,并非他们情愿如此,是繁重的赋役迫使他们不得不如此。请求特下诏书,号召百姓归乡复业,免除他们今后五年的租税和劳役,以及所欠债务,发还他们原来的产业。各地官吏任满的考核,以其所管辖户口的增减作为升降的依据。凡迁到江南不回来的百姓,与当地百姓一样服劳役。十二、凡丞相安童所升调的良臣,都被阿合马所排除,或散居于各地,或迁到远方,请将他们复职并加提拔。十三、没收奸党的财物,原本为国家所有,不可视为横财而滥用,应如实交国库储存,以备国家每年的财用。十四、上都(开平)是皇帝巡视才到,故设留守司。而大都不同于上都,是朝廷所在,阿合马也设留守司,是为了安置其党徒。现应把留守司改为总管府。十五、中书省右丞有二人,而左丞缺。应减去一右丞而补左丞一人。十六、在外行省不必设丞相、平章,只设左右丞以下官员,这样朝廷力量加重而免于内外力量均衡之弊。有人说不加重地方力量不足以镇压百姓的反抗,这是奸党的欺人之谈。十七、阿剌海牙在湖广掌握了军政大权,把其子侄亲戚都安置在要害位置,当地官吏有十之七八都属他的部属,其权威不在阿合马之下。应罢他的官职,进行清算,其党羽虽无违法乱纪行为,也应转调别的地方,不要让他久据湖广。十八、官吏的选拔与任命,不先考其贤与不贤,这是不应该的。自今以后,凡三品以上官员,必先引见皇帝,考其贤愚,然后授官。这份奏疏进呈后,世祖即命中书省先择其中立即可行者施行,其余与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商议后再付诸实行。
崔 彧又陈奏:“江南盗贼的兴起,凡二百余处,都是由于征发水手和造海船弄得民不聊生所激成的。因此,征讨日本的事应暂停止。另外,江西四省军需,应按百姓负担力所能及来征调,不要强迫他们交纳本地所不产的物品。凡向百姓购买,必须付与实际价钱。召募水手,应当本着自愿的原则。讨日本的事,等三二年后,那时百姓的生产得到恢复,我们军力加强了,再出兵东征也不算晚。”世祖认为崔 彧的话不切实际“,如同射箭一样,拉弓的架势虽然可观,但发出的箭却未中目标”彧又多次上书说:“昨中书省奉旨差遣官员丈量大都路各州县的土地,以便革除权贵们兼并之弊。为了丈量清楚,不得不把一般军民人户的土地也进行核实。调查牲畜的数目,初意不是要侵扰百姓。近来有一些流言,使百姓不安,恐怕会因此耽误了农业耕种。请旨令中书省切实注意。”“建议很多,谁是谁非,请中书省加以议论,择其可行者付诸实行,不可行者也要说清楚为什么不行。”“应停止在各路每年挑选未出嫁女子入宫的事。”“宋文思院以小口斛出纳官粮,无所隐瞒,这办法我朝也可实行。”这些意见都被采纳。
至元二十一年, 彧劾奏卢世荣,指出他不可以为相。这违反了皇帝旨意,被罢官。后复官,二十三年,加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同佥枢密院事。不久,出任甘肃行省右丞。又召回朝拜中书右丞。他与中书平章政事麦术丁联名陈奏“:近来,桑哥当政四年,朝廷内外官员,很少不是花钱买来的,其同族兄弟,亲戚朋友,都授以要职,赠以良田,以欺骗皇上、剥削百姓为能事。应令中书、尚书两省严加考察,凡桑哥官员中有受贿赂的,也依法罢官,削职为民。”又奏“:桑哥所设衙门,其闲散和不急需的官吏,只是白费俸禄,宜令各官府讨论裁汰。自今以后的官员调任,应按旧制,不论籍贯,这样不至于损害公家。又,大都的富户多为桑哥所庇护,一切徭役只令贫民承担。今后徭役,不论何人均得负担,有敢于像从前那样求人庇护者,一律论罪。又,军、站诸户,每年被官吏在正税之外进行敲诈勒索,其数额是正税的几倍,迫使人民逃亡他乡。请自今以后,非奉皇帝圣旨及省部公文,敢于私自征收赋税及强迫军匠服役者,依法论罪。又,忽都忽那颜清查登记户口之后,不得再招纳民户为奴婢,这在太宗时已做了规定。今江南百姓户口也已登记在册,请依照太宗的规定办理。”这些意见都得到采纳。
二十八年, 彧由中书右丞升为御史中丞。彧上书言道:“太医院使刘岳臣,曾在宋朝为官,此人对于政事很老练,近来命他参议机务,都认为他还不错。请任他为翰林学士,使参议朝政。”又奏:“据行御史台报告:‘建宁路总管马谋,在捕盗时株连平民,拷打至死者甚多;又劫掠百姓财物,强奸处女,受人贿赂共五十锭。尚未法办就被大赦。臣等认为,马谋以无辜杀人,不应在大赦范围之内。’应诏令行御史台审问明白,依法定罪。”又说“:往日行御史台监察御史周祚,弹劾尚书省忙兀带、教化的、纳速剌丁灭里等贪赃枉法。而纳速剌丁灭里却反诬告周祚,遣人到尚书省报告了桑哥。桑哥含糊其词地报告了朝廷,判祚流放于憨答孙,其妻室儿子及财产全部没收。祚至和林遇到兵乱,逃回京师。桑哥又遣他去云南清理钱粮,以赎其罪。今自云南回京,臣与省臣审阅其口供,其罪很小,应归还其妻子儿女。”这些意见均被采纳。
二十九年, 彧又同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等奏:“四方之人都来到京城,说是向国家提出他们的意见并以此求得官职。国家官爵,其品位高下俱有规定。臣等认为,中书省、枢密院对这些人应及早审定,凡合格者给予官职,不应给予官职的,也说明原因,让他们回去。对于他们所提的意见,也及早详细审查其是非当否。凡恰当的,即讨论后施行;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令本人讲明白,否则就让他们回去。”帝认为这些意见很好,加以采纳。
又奏“:纳速剌丁灭里、忻都、王巨济等,与桑哥结成同党,恣意妄为,对于纸币、官制、盐课、酒税,胡乱改变祖宗的规定;奉命到江南去清理拖欠已久的赋税,限定短期内交纳,吏卒追索,使百姓嫁妻卖女来偿还,还株连到亲戚邻里,维扬、钱塘受害最惨,无故而被逼死者达五百余人。士民们深知天子圣明,爱护百姓,使百姓遭此大难,是桑哥及其凶党所造成的。天下之人恨之入骨,莫不要食其肉。臣等共同认定:此三人既已伏法,宜令中书省、御史台公布其罪状于天下。”皇帝采纳这意见。
又奏:“河西人薛。。干,领兵为宣慰使。其属吏到廉访司来指控三十六事。廉访司令佥事查询。薛。。干将去查访的人逮捕起来进行侮辱,又把告发的人抢了去。臣等认为,应由行台选派御史去审问薛。。干,而且先夺其官职。”又说:“据行台官报告,去年桑哥倒台后,有从朝廷派去的使臣,没有皇上诏书,只是口传圣旨,释放罪犯,擅自没收人家的财产,真伪莫辨。臣等请求:从今以后,凡朝廷派出使臣,必须持有盖有皇帝玉玺的诏书和省、台、院诸衙门盖印的有关方面的文书,以杜绝奸诈欺骗。”世祖问:“何人敢如此胆大妄为?”回答说:“有咬剌也奴、伯颜察儿,他们曾传旨释放罪犯。”帝批准 彧等所陈奏的意见。
又奏:“松州达鲁花赤长孙,自言不愿为管钱粮官,愿到廉访司任职,令木八剌沙上报朝廷。朝廷传旨至御史台,特令委用,台臣且遵旨执行。但他不经一定程序而直接陈奏,且曾有罪,理应加以区别对待。”帝曰:“这是你职务内的事,由你斟酌处理。”又奏“:江南李淦说叶李有过失,奉旨赴京讲明情形。今叶李已死,已不需申辩了。李淦本为儒生,请授以教官之职,以表彰其敢于直言。”又奏:“鄂州一道,旧有按察司,要束木认为对他不利,令桑哥奏请撤销。臣认为鄂州等九郡,境域广大,应恢复其廉访司。行御史台原在扬州,今扬州隶属于南京,因而行台也移到建康。淮东廉访司在淮安,请令移到扬州。”又奏:“诸官吏受贿,在朝则到御史台告发;在外则到按察司告发。这已成为定制。但自桑哥持政,对受贿官吏,不到御史台和按察司去告发,而由行政衙去受理,致使案件反复拖延,长期不能得到处理。臣认为应遵照以前规定,只能到御史台、行御史台及诸道廉访司去告发,行政衙门不能受理。据监察御史塔的失说,女真人教化的,去年东征时妄言以米千石交。。里铁木儿军万人为军饷,奏请先付与他钞四百锭。这事应令本处廉访司去查问明白,与本处行省一同追回,并定其罪。”这些意见世祖也都一一采纳。
至元二十九年三月,中书省臣奏请任 彧为本省右丞。世祖说“:崔彧敢于直言,唯他可任为台谏官员。”闰六月,彧又同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奏“:近据耿熙报告,河间盐运司官吏盗窃官库钱,中书省与御史共同审讯,得知该盐运司亏欠盐税二万二千余锭,已征八千九百余锭,尚欠一万三千一百余锭。盐运使张庸,曾将其妹献与阿合马,因得宠信。阿合马死后,他又以官府奴婢献与桑哥,再次得宠。张庸攀附亲属,得以久居盐运司官位,他一人盗官库钱三千一百锭。臣等认为,应命御史台与中书省各遣官吏,与廉访司一同去加倍征收。”又言“:月林伯察知江西廉访司官术儿赤带、河东廉访司官忽儿赤,擅自释放盗贼,占夺民田,贪污违法。今月林伯因事至京,请下令向他查问。”又言:“扬州盐运司受贿,多付商贾盐,计值二万二千八百锭。臣等认为,盐课已经征足交中书省,盐运司所得赃款应交御史台,受贿官吏应分别判罪,以清贪污之源。”以上两条意见均被采纳。 彧又奏:“江西詹玉,始以妖术而官至集贤学士,这是正值桑哥执政,派他去核查江西学粮。他在江西贪婪横暴,使学校大遭破坏。近来他对臣说:撒里蛮、答失蛮传旨,因江南有人谋反,令我速去审理。第二天,经打听知是秃速忽、香山的谎报。詹玉在京师还敢如此以谎言骗人,应立即追还审讯。”世祖说:“这是个恶人,派他去朕不知道,速将他擒回。”
至元三十年, 彧上书言:“大都之民,其食粮全赖商人供给,近来因官府将商船征去运载朝廷的各种物资,致使粮商稀少,米价暴涨。臣等认为,请令官府不要征发民船。”朝廷允准。宝泉提举张简及其子乃蛮带,指控 彧曾受邹道源、许宗师的贿赂银五千两;张简的另一儿子知微指控彧违法十余事。朝廷传旨,令在中书省进行辩论。经查实,简父子的指控皆无证据,将他们以诬告罪下狱。简在狱中死亡,乃没其家一女入官;乃蛮带与知微皆判杖刑,开除官职。
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在此以前, 彧从老臣扎剌氏家得一玉玺,玺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彧将此玺奉进给徽仁裕圣皇后。现成宗即位,皇后亲手授与成宗。 彧认为他已久任御史台官员,请求调任他职。成宗不准,对他说:“卿若辞去此职,谁敢来秉忠直言!”彧报告说:“肃政廉访司的公文令总管府审核,这是不当的。”成宗说:“朕知不好办,是当时小人奏请才这样办的,现改正就是了。”
大德元年(1297), 彧又条陈若干意见,均见于施行。彧由于在御史台居官日久,又守正不屈,不逢迎任何人,许多人视为眼中钉。监察御史斡罗失剌,劾奏“中丞崔 彧,兄在先朝曾有罪,而归还其被没收的家产,是不应该的”等事,成宗斥责斡罗失剌是胡说八道,鞭笞驱出。十一月,御史台奏:“大都路总管沙的,盗支官钱及受贿共计五千三百缗,按律当杖一百零七,削夺官职,念其为老臣之子,请从轻惩处。”成宗只准暂停其职。 彧与御史大夫只而合郎坚持不可。其后,御史又奏:“彧任御史中丞已十年,不宜再任。”彧便称病辞职。成宗对他说:“卿要辞退是可以的,但要勉力为朕再留任几年。”
大德元年闰十二月, 彧兼领侍仪司事。与太常卿刘无隐共同奏请皇帝新年照常规到大万安寺接受朝贺。二年,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与御史大夫秃赤奏“:世祖训示,凡在籍儒人,其全家皆不服劳役。今岁月已久,老者已死,少者不学。应遵循先朝制度,使廉访司去常加勉励。”成宗深以为然,命 彧与不忽木、阿里浑撒里同翰林、集贤共同商议,特降诏令,使这些儒人努力学习,成为人才,以备选用。彧于是年九月卒。至大元年(1308)七月,赠推诚履正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郑国公,谥“忠肃”
叶李字太白,一字舜玉,杭州人。自幼天资不凡,拜太学博士义乌施南学为师,补京学生。世祖南伐,蒙古军屯驻江上,宋朝命贾似道领兵抵御。因宪宗崩,世祖班师北还,解鄂州之围。贾似道把蒙古军北撤作为自己功劳,欺骗宋朝皇帝,得以再任宰相,而且更加专横跋扈,创立公田,滥发纸币,压榨人民,宋朝内外无人敢于指责非议。叶李与国子监的同学康棣等八十三人,向宋朝皇帝上书,攻击贾似道。似道大怒,得知给朝廷的上书是由叶李起草的,便唆使其党徒临安府尹刘良贵诬告叶李,造成冤案,把李贬到漳州,直到贾似道倒台后,他才能自由行动。宋亡后,他隐居于富春山。江淮行省及宣抚司、行御史台争相召聘,使任苏、杭、常等郡教授。他都拒绝。
至元十四年(1277),世祖命御史大夫相威主持江南行御史台工作,并访求宋朝遗臣。相威举荐了叶李。以前叶李攻击贾似道的奏章中,其末有“前年之用兵,适逢天幸,才有保住宋朝半壁江山之功”之语。世祖对这句话大加称赞,现在听说相威举荐了叶李,十分高兴,即授李为奉训大夫、浙西道儒学提举。李闻知又准备隐避,而使者已至,除诏书外还附有丞相安童给他的信,信中说道:“先生在宋以忠言直谏为世人所称赞,皇帝非常关注,今授以五品官爵。有才德的人,当隐则隐,当出仕则应出仕,要尽全力以报答殊遇之恩。”李立即改变其隐避的打算,拜谢世祖的知遇,表示:“能为官治国,这是我的心愿,怎敢不接受皇帝的诏令。”
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程文海奉命去江南访求贤才。世祖叮嘱他,这次去一定要把叶李请来。李到京师后,皇帝命集贤大学士阿鲁浑撒里把他安置于集贤院中。过了几天,在披香殿召见,慰问他远道辛苦,对他说:“卿从前指责贾似道的书,我曾看到了。”询问关于治国安邦之道。叶李讲述了历代帝王得失成败的原因。世祖连连点头称是,规定每五天入宫议事一次。当时,各道管理儒学的官府,都认为是闲职而被撤销。李为此而上书说“:臣怀着敬佩之心阅读了先帝的诏书,看到朝廷在创业之时,军务繁重的情形下,还招纳儒士。今陛下已统一天下,息武重文,难道不需要培养人才,弘扬圣上的治国之道么?各道儒学提举及各郡教授,肩负教化民众的重任,不应废除。请恢复提举司,专设提调学官,以教育诸生,讲明治国之道,而向太学提供培养人材,以备朝廷录用。凡儒户的徭役,请完全豁免。”世祖允准。
这时,乃颜在北部起兵反叛朝廷,朝廷诏令叶李领军征讨。当时军中将校多是蒙古人,他们与乃颜本同族,不肯出战。世祖深为忧虑。李秘密向世祖启奏“:用兵之道在于奇而不在于人多,临敌当以计取。将校既与乃蛮同族,谁肯尽力作战,徒费陛下粮饷。臣请用汉军作为前军进行步战,以大车断其退后之路,以示死战。敌人轻视我军,必不设防,我以压倒优势大军进攻,战无不胜。”帝用这一战略,果获大捷,从此以后,世祖更加认为叶李是个奇才,每次罢朝之后,必另召见论事。
二十四年,特拜叶李为御史中丞兼商议中书省事。李极力辞谢道“:臣本流落之人,蒙陛下知遇,备作顾问,本当竭力尽忠。然御史台要总察朝廷内外的机务,臣愚不足担此重任。且臣过去到过瘴疠之地,染上足疾,近年尤为厉害。”世祖笑道:“卿足艰于行走,心岂不可行吗?”李辞意坚决,得到允许,叩首谢恩,并奏“:臣今虽不居御史中丞之职,然御史台是天子的耳目,平常事务可呈陛下省察。至于监察御史的奏疏、西南两台的禀报,事关军国要务,与百姓的利害息息相关,应令随时呈奏,以广视听,不应什么事都要按章进行,使奏报成为形式。臣请皇上诏令各台臣,各据实奏报。”又说“:监察官员是以纠正错误为其职责,若对自己不严格要求,又如何纠察别人。其中如有贪婪和破坏法纪的人,应交刑法机关加罪惩处,以惩戒其对朝廷的欺蒙之罪。”这些都得到皇帝的肯定,从此以后,御史台的官员们都可如实奏报皇帝。
朝廷设尚书省,授叶李为资善大夫、尚书左丞。李又坚决辞谢道:“论臣资格,不宜担此重任。”世祖道:“商朝起用伊尹,周朝举用太公,岂都是按资格?尚书肩负着天下重任,朕烦卿担任,卿切不可推辞。”赐大小车各一,许乘小车入宫,扶上大殿。他开始制定至元钞法,又请建立太学,培养人才。他向皇帝陈述历史上历朝对教育的重视,人才辈出,从而使圣上恩德及于人民。他举荐周砥等十人为祭酒,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这些,世祖都一一批准。世祖计划把江南宋朝的宗族及大姓迁到北方来,李劝谏说:“宋朝已归顺大元,其民安于农业,今无故要迁徙,必将引起疑惧,万一有奸人乘机造乱,于国家不利。”世祖被提醒了,放弃原来的计划。升李为尚书右丞,转为资德大夫。淮、浙发生饥荒,谷价腾贵,李奏请减少江淮租税的一半,运湖广、江西粮十七万石至镇江,以赈济饥民。世祖欲征伐交趾,召李商议,李认为“:这远方小国,得之无益,大军去征讨,必耗费大量财物,且山路艰险,深入敌境,万一受到挫折,有损对远人的威望。”世祖听取了他的意见,停止征讨。
二十五年,升李为平章政事,李又坚决不肯,皇帝尊重他的意见,赐玉带及平江田四千亩,升官爵一级。桑哥为尚书省丞相,政权独揽,搜刮财利,毒害人民,事见桑哥传。李虽与桑哥同事,但对他的错误政策不能纠正。桑哥失败后,同朝臣僚受到牵连。而李一人因病回到江南。扬州儒学正李淦上书说“:叶李本是个受黥刑的罪犯,受皇帝知遇,可谓千载难逢。刚受到天子的恩德,就举荐桑哥,据宫廷近侍官说,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参政郭佑、杨居宽,迫使御史中丞刘宣自杀,囚禁治书侍御史陈天祥,罢黜御史大夫门答占、侍御史程文海,鞭打监察御史;他还改变钞法、扣减学粮,征收军官俸禄,减少兵士口粮;设立司农司、木绵提举司,增收盐、酒、醋的税额,官民皆受其祸。尤其痛心的是,让要束木为患于湖广,沙不丁为害于江淮,灭贵里为害于福建。他又大肆清理钱粮,使民怨而为盗,天怒而地震,水灾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好在皇帝圣明,改变其错误政策。人们都知桑哥用一般小人之罪,而不知叶李举荐桑哥之罪。叶李虽罢黜相权,但未法办,天下人往往私下议论,认为应斩叶李以谢天下。”世祖看了这个奏章后,惊异地说:“叶李廉洁刚直,朕所素知,哪有这些事?”传旨召李淦至京师查问。
至元二十九年二月,李南还,行至临清,帝遣使召回,使任平章政事,辅助丞相完泽管理中书省事。李上表力辞。不久去世,终年五十一岁。李死后,李淦至京,诏令淦为江阴路教授,以表彰他敢于直言。世祖曾问兵部郎中赵孟兆页,叶李与留梦炎谁好,孟兆页说“梦炎好”帝笑道“:不然,梦炎以状元而做了宰相,却依附于贾似道,殃民祸国,而自己只是个‘伴食宰相’,遇事不置可否,李原为儒生,力斥似道的罪过,比梦炎要强得多。然其性刚直,人不能容他,而只有朕爱他。”
李先后受赐之物甚多,而自己生活俭朴,曾告诫其子说:“我家世代书香,甘于贫简生活,唯以忠义奉献君主。你们也要清白谨慎,不要给我脸上抹黑。”指着那些赏赐物说“:这些将来都要还给公家的。”死后,把这些统统交了官,丝毫不留。至正八年(1348),赠资德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南阳郡公,谥“公简”
燕公楠字国材,南康之建昌人,宋礼部侍郎燕肃之七世孙。公楠十岁能写文章,但两次乡试都未中。后曾任赣州通判。
至元十三年(1276),世祖平定江南,授公楠为赣州同知。十四年,因平广南有功,升为吉州路总管府同知。二十二年夏,召至上都,世祖赐名赛因囊加带,命参与国家政务。他辞谢,请求授他外省官职,于是任命佥江浙行中书省事,不久又调佥江淮行中书省事。朝廷设立尚书省,公楠就任佥江淮行尚书省事。江淮原为宋朝的边疆,多有闲田,公楠在这里实行屯田,由于领导有方,荒田得到大量开垦。二十五年,任公楠为大司农,统领八道劝农营田司事。他巡视各郡县,兴利除弊,政绩卓著。弹劾江西营田使沙不丁贪婪横暴,罢了沙不丁的官。
二十七年,拜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桑哥专政虽终失败,但其弊政并未完全消除,百姓还受压榨。公楠到朝廷详细报告桑哥弊政所造成的危害,请示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巩固国家基础,世祖对他的建议很满意。正要更换朝廷大臣,世祖征询公楠的意见,公楠举荐伯颜、不灰木、。。里、阔里吉思、史弼、徐琰、赵琪、陈天祥等十人。又问他谁可任宰相,公楠说:“天下人心所向者,莫若安童。”又问他其次还有谁,他说“完泽可以”于是第二天拜完泽为丞相,以公楠及不灰木为平章政事,公楠坚决辞谢,改为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三十年,又任命为大司农。他在职期间,清查出隐瞒的公私田地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二顷,五年,增加国库收入粟十五万一千一百斛、钞二千六百贯、帛一千五百匹、麻丝二千七百斤。
元贞元年(1295),晋升河南行省右丞。他在河南改正了盐法,使人民得到了利益。成宗召他入朝,慰劳备至,改拜江浙行省右丞。二年,调任湖广行省右丞。该省转运司判官唐申,在其家乡沅州横行无忌,强夺民田;武昌县知县刘权杀该县主簿,并诬陷其妻子,公楠都将他们依法惩处。五年,召还朝,不久去世。成宗甚为哀悼,赐安葬费,特命朝臣护丧南归。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拜上党张播为师,丞相安童向世祖建议,延聘儒士来讲经论史,以增加见闻。平章政事张启元举荐马绍,于是授绍为左右司都事,后出任单州知府。绍在单州颇有政绩,百姓刻碑歌颂其功德。至元十年(1273),负责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的政务。益都宁海发生饥荒,绍开仓赈济饥民。十三年改任佥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尚未启程赴任,正值江淮刚平定,需派官员去抚治,于是改任绍为和州路总管府同知。
至元十九年,朝廷将隆兴划为太子的分地,为选任分地总管,皇太子召绍至京,绍回京后却任命为刑部尚书。管万亿库的官吏偷了绒线四两,宰相要予以重惩,绍认为按其情节,应从轻发落,只予以杖刑。河间地方李移住妄言惑众,图谋不轨,绍奉命去审理,使受牵连的几百人免于死刑。二十年,参议中书省事。二十二年,改任兵部尚书,第二年又任刑部尚书。二十四年,设立尚书省,升绍为参知政事。
桑哥当政,改行至元宝钞。前信州三务提举杜。。反对,平章政事桑哥大怒,要将杜。。治罪。绍从容劝阻说“:国家正是要使人敢于讲话,其言可采用则用,不可采用也不为罪,如今对杜。。治以重罪,岂不是与朝廷诏书本意相违背?”。。因得免罪。拜绍为尚书左丞。亲王领军戍边,其士卒多领了粮饷,世祖要追查问罪。绍劝谏说:“现在正值边疆用兵之时,为此事治罪,恐怕失将士之心。凡超支者,可抵明年的粮饷数。”世祖点头称是。
宗亲海都作乱,而所统治下的居民却来归附朝廷,共七十余万,散居于云、朔之间。桑哥打算把他们迁往内地,绍坚持不可。桑哥大怒道“:马左丞爱惜汉人,要把蒙古人饿死吗?”绍从容不迫地说“:南方天气炎热,北方人来居住不习惯,恐会生病。若说怕他们饿死,何不按人头给他们买羊马的钱,让他们回到本土去,那些未来归附的人一看,谁不羡慕。我们意见不同,丞相何必大发脾气?最好请皇上圣裁。”他们各自向皇帝说明自己的意见,皇帝说:“马秀才的话是对的。”
桑哥召集诸路总管三十人,引导他们去朝见皇帝,是想让他们在皇帝面前报告所征财赋多少,来表明他们各自征收财赋的能力,取得皇帝的称赞。而世祖说“:要多征收财赋,非使百姓贫困不堪不可,然朕之府库岂少这些财赋?”绍退朝后,将世祖的话记下来交给太史馆写出来作为圣训。朝廷欲增加盐课,绍竭力坚持山东盐课不可再有增加。朝廷敛田赋,绍又认为:“若不节省不需要的开支,虽把田赋增加数倍也是不够用的。”增加田赋的计划也就打消了。朝廷把都城种苜蓿地分给居民,而权贵却取为己有,还把一块给绍,绍坚决不要。桑哥欲奏请皇帝赐与绍,绍还是拒绝。后来桑哥倒台了,清查他所行贿的人,其中唯独没有马绍。
桑哥失败后才有所省悟地说“:如果我早听马左丞之言,也不至于遭今日之祸。”世祖指示:“马左丞为官忠心廉洁,为大家榜样,恢复其原职。”废尚书省,改绍任中书左丞。第二年因病告假回家。元贞六年(1295)升为中书右丞,负责江浙行省事。大德三年(1299)负责河南行省事。大德四年卒。有诗文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