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一味花茶也是茶 (1/2)
顶点小说网 www.ddshucheng.com,chihosaito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谈宗教,品茶,似乎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泛舟湖上,品茗听曲,茶香唇边,宁静致远,天地万物只化为杯中一缕清香,心中一丝意蕴。若能约上知己挚友,开怀畅谈,人生之美丽也无过于此。
想起一位朋友。也不过三十出头,既爱品茗,也爱论禅,据说已是当地一颇有名气之居士。惭愧于本人之粗鄙不已,特向其请教禅之道理,茶之文化。
第一次登门拜访是在一个阴雨缠绵的秋季,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气候可也真适合于此类高雅的活动。这位老师是位谦逊可亲之人,年轻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平和的心,在当今这种物欲横流,人心隔膜的世道中,也颇为特别。
说起这位老师,本身是教英语的,据说也留过洋,对于此段经历,他人问及,总淡然一笑,说,年轻时候的幼稚病,学这专业总想着出去转悠一圈。世界各地都跑遍了之后,回到这里才发现还是这块土地站得比较直,有底气。
那年,我的英文很是不好,也上过这位老师一段时间的课,他不像其他留过洋的老师一般充满激情,上课时神采飞扬,但却多了很厚的底蕴。记得他在自己的课上对我们说,如果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不爱,凭什么爱别国的?
那年,我比现在年轻,对于一些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充满好奇,课间的时候,我总爱围着这位老师问东问西,就是不问英语。他用一种温和的眼神看着我,说,你真是个好学生。我想我很难从其他老师嘴里听到这样的话,特别是当我不关心他教的这门课的时候。久而久之,我们成为了朋友,聊天的内容也开始多样起来。
有一次,我们在茶会上谈起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这个茶会几乎是围绕着这位老师的,因为他的周围总不乏一些追随者,有些是学生,有些是上班族,甚至有另外几个居士。他说他这辈子修不成和尚,因为他抛不开,但他可以以入世的方法来过出家的生活。我有幸见过他的女友,文文静静的美丽女孩,话不多,也许他们的交往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彼此都懂。
茶会选在这个城市最繁华的闹市区里的一个小茶座。我喜欢这种在喧嚣中的宁静,似乎这样才是真正的静。我们一群人一坐下,就像与外界建立了一种透明的屏障,大家都觉得安全放心,这样才可以畅所欲言。
我是不大懂得品茶的,任老师为我们大家点上了一壶上好的碧螺春,一边还念念有词道:“中国的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中国的茶道融合了儒、道、佛诸家的精华而成,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儒家的茶道精神是一种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的欢快格调,而佛教的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在茶中融入一种清静的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相辅相成,连接起来了。”在座的各位听见老师这样缓缓道来,顿觉舒心,鼓励他继续说道“关于禅与茶,唐代的杜牧留有佳句,题禅院里有云:今日鬓丝禅塌畔,茶烟清扬落花风。我特别喜欢这两句,似乎品茶和谈禅本该就是一体的。温庭筠也有云: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看到我们一群人都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他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呵呵,职业病,职业病,对于美好事物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看法,忍不住评论一番,你瞧,都把你们当我的学生了。”
这时的我说了一句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不合时宜的话:“我不懂得茶道,我只爱喝花茶。”大家面面相觑,愣不知道我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是从何而来,向谁而去。我只得硬着头皮往下说:“其实,我很羡慕别人的茶道,或者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任何事物,都采取一种欣赏的姿态,从中感悟,获取精神的充实。可我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崇尚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我喜欢喝花茶,因为它既有花的香味,又有花的美丽,而在我们这个年... -->>
谈宗教,品茶,似乎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泛舟湖上,品茗听曲,茶香唇边,宁静致远,天地万物只化为杯中一缕清香,心中一丝意蕴。若能约上知己挚友,开怀畅谈,人生之美丽也无过于此。
想起一位朋友。也不过三十出头,既爱品茗,也爱论禅,据说已是当地一颇有名气之居士。惭愧于本人之粗鄙不已,特向其请教禅之道理,茶之文化。
第一次登门拜访是在一个阴雨缠绵的秋季,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气候可也真适合于此类高雅的活动。这位老师是位谦逊可亲之人,年轻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平和的心,在当今这种物欲横流,人心隔膜的世道中,也颇为特别。
说起这位老师,本身是教英语的,据说也留过洋,对于此段经历,他人问及,总淡然一笑,说,年轻时候的幼稚病,学这专业总想着出去转悠一圈。世界各地都跑遍了之后,回到这里才发现还是这块土地站得比较直,有底气。
那年,我的英文很是不好,也上过这位老师一段时间的课,他不像其他留过洋的老师一般充满激情,上课时神采飞扬,但却多了很厚的底蕴。记得他在自己的课上对我们说,如果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不爱,凭什么爱别国的?
那年,我比现在年轻,对于一些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充满好奇,课间的时候,我总爱围着这位老师问东问西,就是不问英语。他用一种温和的眼神看着我,说,你真是个好学生。我想我很难从其他老师嘴里听到这样的话,特别是当我不关心他教的这门课的时候。久而久之,我们成为了朋友,聊天的内容也开始多样起来。
有一次,我们在茶会上谈起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这个茶会几乎是围绕着这位老师的,因为他的周围总不乏一些追随者,有些是学生,有些是上班族,甚至有另外几个居士。他说他这辈子修不成和尚,因为他抛不开,但他可以以入世的方法来过出家的生活。我有幸见过他的女友,文文静静的美丽女孩,话不多,也许他们的交往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彼此都懂。
茶会选在这个城市最繁华的闹市区里的一个小茶座。我喜欢这种在喧嚣中的宁静,似乎这样才是真正的静。我们一群人一坐下,就像与外界建立了一种透明的屏障,大家都觉得安全放心,这样才可以畅所欲言。
我是不大懂得品茶的,任老师为我们大家点上了一壶上好的碧螺春,一边还念念有词道:“中国的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中国的茶道融合了儒、道、佛诸家的精华而成,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儒家的茶道精神是一种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的欢快格调,而佛教的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在茶中融入一种清静的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相辅相成,连接起来了。”在座的各位听见老师这样缓缓道来,顿觉舒心,鼓励他继续说道“关于禅与茶,唐代的杜牧留有佳句,题禅院里有云:今日鬓丝禅塌畔,茶烟清扬落花风。我特别喜欢这两句,似乎品茶和谈禅本该就是一体的。温庭筠也有云: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看到我们一群人都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他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呵呵,职业病,职业病,对于美好事物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看法,忍不住评论一番,你瞧,都把你们当我的学生了。”
这时的我说了一句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不合时宜的话:“我不懂得茶道,我只爱喝花茶。”大家面面相觑,愣不知道我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是从何而来,向谁而去。我只得硬着头皮往下说:“其实,我很羡慕别人的茶道,或者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任何事物,都采取一种欣赏的姿态,从中感悟,获取精神的充实。可我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崇尚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我喜欢喝花茶,因为它既有花的香味,又有花的美丽,而在我们这个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