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ddshucheng.com,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光看历史故事,虽然可以陶醉于情节,但思维的技巧和问题并不多,最多是得到一些感受。南怀瑾先生的书,平淡了些,如鸡汤。佛教类的书,又太艰深,始终隔了一层。
思维的体操如果不加大难度,情绪的能力仿佛无处安放。而这本书,就是我思维的体操、推理的棋局,比较过瘾。
为了更好地理解它,我还买了一些电脑发展方向之类的科普书籍,算是对电脑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当二进位制的0和1被高低电平分别表示出来时,当布尔代数在逻辑与运算之间可以统一时,当二极管和三极管可以具体用电流来表达运算结果时,电脑就开始产生了。尽管它只发展了几十年,尽管它刚开始足有一楼大楼的体积,尽管它最开始只能进行简单的运算并且速度不快。但它直到今天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改变了我们整个世界。
它的强大是我亲身的体验。比如我刚在学院算命时,就有学技术机的同学提出电脑自动算命的问题,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我知道,仅在技术上,它是可以实现的。
以前搞技术的人,远远没有商人发财,更没有官员发财。王班长关于坐商行商官商的理论,产生于几千年的传统,虽然今天仍然有效,但也有所改变了。李茅他们,凭借在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成果,短短几年,就积累了大多数商人一生也积累不了的财富,成绩非常直观。
就是我们搞的手机,在运用计算机技术成果上,可以说是很边缘了,但我、小苏,都在这里赚了钱。更莫说搞计算机的比尔盖茨,早就是世界首富了。
我们常说电脑电脑,在计算上,它代替了部分人脑的计算功能。还正在代替人脑的选择功能,推理功能,记忆功能、判断功能等。很多专项功能,比人脑快速和强大得多。我们都有一个疑问:它会成为人脑吗?它会超过人脑吗?或者说,人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它会同样具有其功能和本质吗?
关于电脑的普通推理方式,李茅也跟我科普过。比如穷尽所有可能性的排除法,计算推理的确定法,记忆筛选的概率法等。但有一种方法,是最新最前沿的理论探讨,他很感兴趣,也听了也觉得很有味道,就是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分析法。
比如,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时,以下围棋为例。我们知道,围棋所走步数的可能性,是个天文数字,如果穷尽一切可能的排除法来计算围棋的下法,人脑肯定是不行,计算机也不可能达到。这是个天文数字,宇宙级的判断了。
那么,人是如何判断的呢?围棋选手从大量棋谱中寻找经验,找出下一步或下几步的可能性,选择历史上获胜概率大的那一步,这虽然需要长期训练,但是可以达到的运算量了。
据李茅说,人脑可以运算的东西,计算机也可模拟。树状分析就是以获胜概率来选择最优可能的下一步。人脑不管是在历史的谱系中找概率,还是在训练和比赛中积累数据,都比不上计算机的速度。也就是说,计算机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自已跟自己下棋数万数十万盘棋。这就造成了一种趋势,样本越多,概率就越精确。计算机所下棋的盘数远远大于人类,其样本大于人类几个数量级,那么,可供选择的概率的精确度就大于人。最后,李茅得出结论:在人脑最后一个优势项目:围棋上,计算机终有一天,会战胜人类的。
我想的是另外一个趋势。如果计算机可以模拟人脑,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形成与人脑相似的功能或者就成为更强大的人脑呢?
这就很恐怖了。越恐怖的东西,就越有意思,这是人性。
对了,人脑的本质是什么?是意识。意识如何产生,是所有宗教所有人类学家甚至所有思想家哲学家所思考的终极问题。如果通过人工的方式也产生了人类的意识,那么?人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答案,历史上所有大师的猜测和推断,全部都要改写。另一个令人恐怖的后果是,如果计算机成功模拟或者代替了人脑,鉴于它发展进化的速度如此之快,它是不是有可能奴役战胜甚至消灭人类呢?
这是一个伟大的问题:我是谁?
图灵提出了一个测试方案,用来检验电脑是否具有人脑的意识。他提出了一些问题,涉及到直觉的来源,情感和判断,意识的自我变异和跳跃,思维的变化与递进等。有关意识的哲学问题、心理学问题都在里面,还包括艺术审美等意识秒衍生品。
假如在一个封闭空间,一个人一个计算机,回答此类同样的问题,在外面的观众人群中,无法判断哪个是机器答的,哪个是人答的,只要这种无法判断的概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就说明电脑接近于人脑了。
这种测试模式是科学上的一个指标,他本人预计本世纪初就可以突破,虽然今天还没得到突破,但问题和测试的本身,就很伟大。
看样子,科学家要搞起神秘来,也很有趣。
我也经常思考此类问题,比如同是生命体,动物与植物都有生老病死。但只有动物有神经系统,那么,这个神经系统有必要吗?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共存于这个世界,如此不同,是何原因。佛教讲不杀生,也就是不伤害动物,是因为它们与我们一样,都有佛性。动物共有的神经系统,是佛性的载体吗?佛性存在于意识之中吗?
还有一个问题,直觉。不管电脑推理如何发达,它能否产生直觉呢?直觉是人类综合各种经验而产生的,不仅有潜在的推理判断,还有爱恨等情感因素,这是动物独有的吗?还是计算机可以制造出来的?意识可以自我复制错乱和跳跃,如果计算机产生了意识,它要是自我复制错乱和跳跃,后果如何呢?
人类的自我意识,常常追问我是谁,电脑会吗?
这些问题光凭我的思维,是得不出答案的,但这些问题,确实像脑力体操,是很有意思的。
就我目前的思维水平,我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还没弄清楚人脑的奥秘之前,是制造不出完全像人脑的电脑的。因为蓝本不清楚,所以模拟物也不可能精确。有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那么,静坐,也是整理意识,认识自己的方法。禅宗的话头“我是谁”,始终追问这个问题,当解开答案时,就是开悟之日,这说明,这个问题有答案,并且有追寻答案的方式。
老实静坐吧,也许,答案会自动产生。
在静坐中,我发现,有时会出现两个我。一个是在呼吸的我,一个是在观察的我。也许这是个幻象,但我也找不到真相,勉强以这幻象为真吧。
有人说,让意识静止,静止得如一面镜子,就可以看见自身清晰的图像。这个比喻也许有些道理,不是有谒语吗?“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虽然被五祖判定为不究竟,但也是高手和过来人的话,肯定比我的境界高多了。
把自己意识奔流的状态中静止下来,变成平静的湖水,就可以映出完整清晰的月亮,这在比喻上是成功的。但是,我究竟是这月亮还是这湖水?
在我打坐时,有一个意识是看着自己的思想。那么,哪个才是真我?是自己的思想是真我吗?这仿佛符合平时的经验,我的思想主导我的情感和行为,这就是我。但是,那个观察思想的东西,仿佛更冷静更如镜子,难道高手们追求的境界中,那个观察者才是真我?
那不是造成了两我意识的分裂?二重人格在佛教中是不允许的,这又错了吗?
或许两个都不是真我,那么,真我从两个假我中,能否找得到呢?如果这种静坐修行是有意义的,那就应该找得到。但真与假是混为一体的吗?借假修真是这个意思吗?如果真我不在这两假之中,那么静坐中的两假就没意义,还修它干啥?
遇上这各逻辑矛盾,不是第一次了。尽管我会算命,我对妍子及孩子的未来无比操心,但我从没算过。为什么?因为算命的逻辑矛盾的存在。如果算命可以精确算准的话,那么命运就是固定的,则算命对命运的改变无意义。如果命运是可以改变的,那么算命就算不准,则算不准的算命无意义。
从自身经历来看,也是这样。如此多突然的变化,影响着我的生活,但我所拥有的算命能力,从来没对自己发生过作用。是不想?是不敢?还是没有用?
我有一个经验:生活中某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变化,有时改变着人生根本的方向和轨迹。
风起于青萍之末。
光看历史故事,虽然可以陶醉于情节,但思维的技巧和问题并不多,最多是得到一些感受。南怀瑾先生的书,平淡了些,如鸡汤。佛教类的书,又太艰深,始终隔了一层。
思维的体操如果不加大难度,情绪的能力仿佛无处安放。而这本书,就是我思维的体操、推理的棋局,比较过瘾。
为了更好地理解它,我还买了一些电脑发展方向之类的科普书籍,算是对电脑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当二进位制的0和1被高低电平分别表示出来时,当布尔代数在逻辑与运算之间可以统一时,当二极管和三极管可以具体用电流来表达运算结果时,电脑就开始产生了。尽管它只发展了几十年,尽管它刚开始足有一楼大楼的体积,尽管它最开始只能进行简单的运算并且速度不快。但它直到今天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改变了我们整个世界。
它的强大是我亲身的体验。比如我刚在学院算命时,就有学技术机的同学提出电脑自动算命的问题,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我知道,仅在技术上,它是可以实现的。
以前搞技术的人,远远没有商人发财,更没有官员发财。王班长关于坐商行商官商的理论,产生于几千年的传统,虽然今天仍然有效,但也有所改变了。李茅他们,凭借在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成果,短短几年,就积累了大多数商人一生也积累不了的财富,成绩非常直观。
就是我们搞的手机,在运用计算机技术成果上,可以说是很边缘了,但我、小苏,都在这里赚了钱。更莫说搞计算机的比尔盖茨,早就是世界首富了。
我们常说电脑电脑,在计算上,它代替了部分人脑的计算功能。还正在代替人脑的选择功能,推理功能,记忆功能、判断功能等。很多专项功能,比人脑快速和强大得多。我们都有一个疑问:它会成为人脑吗?它会超过人脑吗?或者说,人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它会同样具有其功能和本质吗?
关于电脑的普通推理方式,李茅也跟我科普过。比如穷尽所有可能性的排除法,计算推理的确定法,记忆筛选的概率法等。但有一种方法,是最新最前沿的理论探讨,他很感兴趣,也听了也觉得很有味道,就是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分析法。
比如,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时,以下围棋为例。我们知道,围棋所走步数的可能性,是个天文数字,如果穷尽一切可能的排除法来计算围棋的下法,人脑肯定是不行,计算机也不可能达到。这是个天文数字,宇宙级的判断了。
那么,人是如何判断的呢?围棋选手从大量棋谱中寻找经验,找出下一步或下几步的可能性,选择历史上获胜概率大的那一步,这虽然需要长期训练,但是可以达到的运算量了。
据李茅说,人脑可以运算的东西,计算机也可模拟。树状分析就是以获胜概率来选择最优可能的下一步。人脑不管是在历史的谱系中找概率,还是在训练和比赛中积累数据,都比不上计算机的速度。也就是说,计算机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自已跟自己下棋数万数十万盘棋。这就造成了一种趋势,样本越多,概率就越精确。计算机所下棋的盘数远远大于人类,其样本大于人类几个数量级,那么,可供选择的概率的精确度就大于人。最后,李茅得出结论:在人脑最后一个优势项目:围棋上,计算机终有一天,会战胜人类的。
我想的是另外一个趋势。如果计算机可以模拟人脑,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形成与人脑相似的功能或者就成为更强大的人脑呢?
这就很恐怖了。越恐怖的东西,就越有意思,这是人性。
对了,人脑的本质是什么?是意识。意识如何产生,是所有宗教所有人类学家甚至所有思想家哲学家所思考的终极问题。如果通过人工的方式也产生了人类的意识,那么?人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答案,历史上所有大师的猜测和推断,全部都要改写。另一个令人恐怖的后果是,如果计算机成功模拟或者代替了人脑,鉴于它发展进化的速度如此之快,它是不是有可能奴役战胜甚至消灭人类呢?
这是一个伟大的问题:我是谁?
图灵提出了一个测试方案,用来检验电脑是否具有人脑的意识。他提出了一些问题,涉及到直觉的来源,情感和判断,意识的自我变异和跳跃,思维的变化与递进等。有关意识的哲学问题、心理学问题都在里面,还包括艺术审美等意识秒衍生品。
假如在一个封闭空间,一个人一个计算机,回答此类同样的问题,在外面的观众人群中,无法判断哪个是机器答的,哪个是人答的,只要这种无法判断的概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就说明电脑接近于人脑了。
这种测试模式是科学上的一个指标,他本人预计本世纪初就可以突破,虽然今天还没得到突破,但问题和测试的本身,就很伟大。
看样子,科学家要搞起神秘来,也很有趣。
我也经常思考此类问题,比如同是生命体,动物与植物都有生老病死。但只有动物有神经系统,那么,这个神经系统有必要吗?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共存于这个世界,如此不同,是何原因。佛教讲不杀生,也就是不伤害动物,是因为它们与我们一样,都有佛性。动物共有的神经系统,是佛性的载体吗?佛性存在于意识之中吗?
还有一个问题,直觉。不管电脑推理如何发达,它能否产生直觉呢?直觉是人类综合各种经验而产生的,不仅有潜在的推理判断,还有爱恨等情感因素,这是动物独有的吗?还是计算机可以制造出来的?意识可以自我复制错乱和跳跃,如果计算机产生了意识,它要是自我复制错乱和跳跃,后果如何呢?
人类的自我意识,常常追问我是谁,电脑会吗?
这些问题光凭我的思维,是得不出答案的,但这些问题,确实像脑力体操,是很有意思的。
就我目前的思维水平,我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还没弄清楚人脑的奥秘之前,是制造不出完全像人脑的电脑的。因为蓝本不清楚,所以模拟物也不可能精确。有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那么,静坐,也是整理意识,认识自己的方法。禅宗的话头“我是谁”,始终追问这个问题,当解开答案时,就是开悟之日,这说明,这个问题有答案,并且有追寻答案的方式。
老实静坐吧,也许,答案会自动产生。
在静坐中,我发现,有时会出现两个我。一个是在呼吸的我,一个是在观察的我。也许这是个幻象,但我也找不到真相,勉强以这幻象为真吧。
有人说,让意识静止,静止得如一面镜子,就可以看见自身清晰的图像。这个比喻也许有些道理,不是有谒语吗?“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虽然被五祖判定为不究竟,但也是高手和过来人的话,肯定比我的境界高多了。
把自己意识奔流的状态中静止下来,变成平静的湖水,就可以映出完整清晰的月亮,这在比喻上是成功的。但是,我究竟是这月亮还是这湖水?
在我打坐时,有一个意识是看着自己的思想。那么,哪个才是真我?是自己的思想是真我吗?这仿佛符合平时的经验,我的思想主导我的情感和行为,这就是我。但是,那个观察思想的东西,仿佛更冷静更如镜子,难道高手们追求的境界中,那个观察者才是真我?
那不是造成了两我意识的分裂?二重人格在佛教中是不允许的,这又错了吗?
或许两个都不是真我,那么,真我从两个假我中,能否找得到呢?如果这种静坐修行是有意义的,那就应该找得到。但真与假是混为一体的吗?借假修真是这个意思吗?如果真我不在这两假之中,那么静坐中的两假就没意义,还修它干啥?
遇上这各逻辑矛盾,不是第一次了。尽管我会算命,我对妍子及孩子的未来无比操心,但我从没算过。为什么?因为算命的逻辑矛盾的存在。如果算命可以精确算准的话,那么命运就是固定的,则算命对命运的改变无意义。如果命运是可以改变的,那么算命就算不准,则算不准的算命无意义。
从自身经历来看,也是这样。如此多突然的变化,影响着我的生活,但我所拥有的算命能力,从来没对自己发生过作用。是不想?是不敢?还是没有用?
我有一个经验:生活中某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变化,有时改变着人生根本的方向和轨迹。
风起于青萍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