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ddshucheng.com,金玉仙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瑶池金母的名号也很多,如:西王母、四喜圣母、圣母、圣母娘娘、瑶池金母、瑶池王母、王母、王母娘娘等等,民间一般多以“王母娘娘”、“王母”敬称。和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相比,瑶池金母的来历故事则较为丰富,瑶池金母从传说人物到神明;从怪神到喜神;从民间神明演变为民间、宗教兼而有之的神明。这里就简要地罗列一些见诸于众多典籍的有关记载,以使《金玉仙缘》的书友们系统地弄清瑶池金母这一女性神明的演变脉络。
一、传说人物
瑶池金母最早的称谓是“西王母”,《尔雅·释名》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这里的“西王母”,后人考证,主流说法是认为是西方边地的一个部族首领,如清代纪昀就称:“所谓西王母者,不过西方一国君”(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二)。还有种说法认为“西王母”是西方边地的一个部落。两种说法虽然不一,但只是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别,都在传说人物的范畴之内。
二、厉神
尽管《尔雅》里记载的“西王母”仅廖廖几字,但是“西王母”似乎很早在民间就有重大的影响。在《山海经》里,有关“西王母”的记载骤然增多。内容也开始丰富。
在《山海经》里,“西王母”的居处已经明确,就住在昆仑山。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穴居,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山海经·西次四经》云:“玉山(昆仑山以产玉著名),是西王母所居也。”
在《山海经》里,“西王母”不光有了确切的居处,而且形象怪异,“(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居,名曰西王母”(见《山海经·大荒西经》),穴居的西王母还有三只青鸟服侍,“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山海经·海南北经》),不仅如此,《山海经》里的“西王母”已经是有了职司的厉神,“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头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这时的“西王母”已属神明,但形象怪异,是男是女也无明确说法。
三、添福赐寿的女性神明
“西王母”明确地成为女性神明,见于《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周王传》),在这本书里,“西王母”已经成了雍荣华贵的异(西)域女王。周穆王登弇山(即昆仑山)执白圭玄壁见了西王母,西王母非常高兴,热情地为周穆王举行了答谢宴会,并且高兴地为周穆王且歌且舞,在歌中明确提到“我惟帝女”(即天帝的女儿)。其身份、性别和地位在《穆天子传》已经充分明确。在为周穆王唱的歌中,由于西王母还提到自己和“虎豹为群,与鹊为处”的缘故,“西王母”从此也成为了一尊喜神,“四喜圣母”的来历即缘于后人据此想像把西王母的双肩和双腕处各有一只喜鹊栖憩的缘故。
而“西王母”的居处昆仑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自古就被人以神山、仙山而名。古人常常尊昆仑山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龙山”等等,很多典籍诸如《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对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并且都赋予了浓重神奇的色彩。如说它是“天帝的下都”等等,在《史记·大宛传》里,司马迁就这样描述昆仑山,“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意指泉水略有淡酒味的水泉,泛指经神仙点化,饮用该泉水后能让人长寿、成仙之类的神泉)、瑶池(指传说中昆仑山巅聚汇的能让人饮用后成仙得道、长生不老的圣水之池,亦为王母颐养生息之天庭别府的代称,古人视为天界第一重天。)”。以现在的科学考证,被称为地球之巅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其高度也就是8844.43米,昆仑山其高被称为二千五百余里(实际上其最高峰新青峰,也称布格达板峰;其最高海拔为6860米),尽管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二千五百余里的高度,确实是件无法想像的事情。不过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不必苛求古人,透过古人对昆仑山尊崇,我们可以体悟到昆仑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的位置和意义。而“瑶池金母”之称正是缘于传说中昆仑山有与天衔接的“瑶池”之故,之所以有“金”之称,则是缘于中国的神祇都要妆金以示神圣的缘故,民间对神明的称呼就有“金面红袍”、“金甲神人”等等,而在中国的寺庙里,无论是佛教或是道教的神明,其神像无论是铜胎、木胎或泥胎,其面部甚至于通体,大多要妆上金色以示其高贵、灵验的。
随着时间的累积,西王母的影响在民间也是越来越大,有关西王母的故事和神迹,在民间的传说也是越来越多。到了西汉时期,西王母已经成了一位职掌人们如意和长寿的喜神。
如《淮南子·览冥训》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
在《易林》中,也有不少有关西王母做为喜神的有关内容,如:“稷为尧使,西见王母。拜请百福,赐我善子,引船牵头,虽拘无忧。王母善祷,祸不成灾。”
由于西王母成了注人百福和长生不老的大喜神,所以不光是西王母受到人们的顶礼摩拜,而且与西王母有关的物品也成了人们敬奉的对像,如蟠桃、瑶池、桃林等等。
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就这样记载:“仙玉桃,服之长生不死。仙桃因与西王母有关,故又称‘王母桃’。”
《洛阳伽蓝记》卷一载:“(华林园)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彻,得霜即熟,亦出昆仑山,一曰王母桃。”
诸多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仙丹和蟠桃,就成了王母为人们添福赐寿所使用的两件重要灵物。
四、被拉入道教神明体系的西王母—女仙首领
由于西王母是个女性喜神,在民间的影响又非常大,所以,随着道教的发展,西王母也就很自然地被道教拉入了其神明体系。
被道教拉入了其神明体系的西王母,经过历代道教理论家们的粉饰和包装,其来历、神职、形象等等,已经有了系统性的改变和美化。如东晋葛洪就在枕中书中称,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生扶桑... -->>
瑶池金母的名号也很多,如:西王母、四喜圣母、圣母、圣母娘娘、瑶池金母、瑶池王母、王母、王母娘娘等等,民间一般多以“王母娘娘”、“王母”敬称。和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相比,瑶池金母的来历故事则较为丰富,瑶池金母从传说人物到神明;从怪神到喜神;从民间神明演变为民间、宗教兼而有之的神明。这里就简要地罗列一些见诸于众多典籍的有关记载,以使《金玉仙缘》的书友们系统地弄清瑶池金母这一女性神明的演变脉络。
一、传说人物
瑶池金母最早的称谓是“西王母”,《尔雅·释名》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这里的“西王母”,后人考证,主流说法是认为是西方边地的一个部族首领,如清代纪昀就称:“所谓西王母者,不过西方一国君”(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二)。还有种说法认为“西王母”是西方边地的一个部落。两种说法虽然不一,但只是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别,都在传说人物的范畴之内。
二、厉神
尽管《尔雅》里记载的“西王母”仅廖廖几字,但是“西王母”似乎很早在民间就有重大的影响。在《山海经》里,有关“西王母”的记载骤然增多。内容也开始丰富。
在《山海经》里,“西王母”的居处已经明确,就住在昆仑山。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穴居,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山海经·西次四经》云:“玉山(昆仑山以产玉著名),是西王母所居也。”
在《山海经》里,“西王母”不光有了确切的居处,而且形象怪异,“(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居,名曰西王母”(见《山海经·大荒西经》),穴居的西王母还有三只青鸟服侍,“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山海经·海南北经》),不仅如此,《山海经》里的“西王母”已经是有了职司的厉神,“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头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这时的“西王母”已属神明,但形象怪异,是男是女也无明确说法。
三、添福赐寿的女性神明
“西王母”明确地成为女性神明,见于《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周王传》),在这本书里,“西王母”已经成了雍荣华贵的异(西)域女王。周穆王登弇山(即昆仑山)执白圭玄壁见了西王母,西王母非常高兴,热情地为周穆王举行了答谢宴会,并且高兴地为周穆王且歌且舞,在歌中明确提到“我惟帝女”(即天帝的女儿)。其身份、性别和地位在《穆天子传》已经充分明确。在为周穆王唱的歌中,由于西王母还提到自己和“虎豹为群,与鹊为处”的缘故,“西王母”从此也成为了一尊喜神,“四喜圣母”的来历即缘于后人据此想像把西王母的双肩和双腕处各有一只喜鹊栖憩的缘故。
而“西王母”的居处昆仑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自古就被人以神山、仙山而名。古人常常尊昆仑山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龙山”等等,很多典籍诸如《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对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并且都赋予了浓重神奇的色彩。如说它是“天帝的下都”等等,在《史记·大宛传》里,司马迁就这样描述昆仑山,“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意指泉水略有淡酒味的水泉,泛指经神仙点化,饮用该泉水后能让人长寿、成仙之类的神泉)、瑶池(指传说中昆仑山巅聚汇的能让人饮用后成仙得道、长生不老的圣水之池,亦为王母颐养生息之天庭别府的代称,古人视为天界第一重天。)”。以现在的科学考证,被称为地球之巅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其高度也就是8844.43米,昆仑山其高被称为二千五百余里(实际上其最高峰新青峰,也称布格达板峰;其最高海拔为6860米),尽管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二千五百余里的高度,确实是件无法想像的事情。不过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不必苛求古人,透过古人对昆仑山尊崇,我们可以体悟到昆仑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的位置和意义。而“瑶池金母”之称正是缘于传说中昆仑山有与天衔接的“瑶池”之故,之所以有“金”之称,则是缘于中国的神祇都要妆金以示神圣的缘故,民间对神明的称呼就有“金面红袍”、“金甲神人”等等,而在中国的寺庙里,无论是佛教或是道教的神明,其神像无论是铜胎、木胎或泥胎,其面部甚至于通体,大多要妆上金色以示其高贵、灵验的。
随着时间的累积,西王母的影响在民间也是越来越大,有关西王母的故事和神迹,在民间的传说也是越来越多。到了西汉时期,西王母已经成了一位职掌人们如意和长寿的喜神。
如《淮南子·览冥训》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
在《易林》中,也有不少有关西王母做为喜神的有关内容,如:“稷为尧使,西见王母。拜请百福,赐我善子,引船牵头,虽拘无忧。王母善祷,祸不成灾。”
由于西王母成了注人百福和长生不老的大喜神,所以不光是西王母受到人们的顶礼摩拜,而且与西王母有关的物品也成了人们敬奉的对像,如蟠桃、瑶池、桃林等等。
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就这样记载:“仙玉桃,服之长生不死。仙桃因与西王母有关,故又称‘王母桃’。”
《洛阳伽蓝记》卷一载:“(华林园)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彻,得霜即熟,亦出昆仑山,一曰王母桃。”
诸多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仙丹和蟠桃,就成了王母为人们添福赐寿所使用的两件重要灵物。
四、被拉入道教神明体系的西王母—女仙首领
由于西王母是个女性喜神,在民间的影响又非常大,所以,随着道教的发展,西王母也就很自然地被道教拉入了其神明体系。
被道教拉入了其神明体系的西王母,经过历代道教理论家们的粉饰和包装,其来历、神职、形象等等,已经有了系统性的改变和美化。如东晋葛洪就在枕中书中称,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生扶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